“探墓短视频”岂能“想探就探”
立法反食品浪费有利于弘扬节俭美德
丰田汽车掌门人炮轰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对环境帮助不大
6个信号说明身体真的累了
对伪科学育儿自媒体不能放任
3上一篇 2020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对伪科学育儿自媒体不能放任

■ 杨玉龙
 

关注育儿自媒体、参加付费育儿课程、购买各类博主推荐物……如今,互联网成了诸多年轻父母备孕育儿的首选知识来源。然而,一些网络育儿自媒体炮制各类标题,吸引眼球、获取流量,所传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都无法保证,导致育儿伪科学泛滥。(12月21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伪科学育儿自媒体的存在,一方面在于一些不法分子的有恃无恐,比如,别有用心者想在育儿领域“分一杯羹”,甚至出现了育儿领域“割韭菜”教程;一方面与家长科学育儿知识的短缺有一定关系。同时,对市场相关监管力度不够,自媒体平台自我监管不力,也纵容了伪科学育儿自媒体的存在。对此,理当重视起来。

祛除伪科学育儿自媒体,强化对自媒体的监管是根本。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管理规定》明确了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责任,平台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应急处置和网络谣言处置等制度。基于此,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平台自身,均应该加强对自媒体平台内容的规制,从而净化网络空间。

同时,也应在弥补育儿知识短板上多下功夫。有家长就表示,期盼政府部门能够搭建公益性权威育儿问答知识平台,聘请资深医学专家结合当地实际,在一些普适性问题上给年轻父母答疑解惑。这就值得重视起来,毕竟互联网育儿知识“国家队”的出现,既能以正视听,也能够助力祛除自媒体传播知识的乱象。当然,相关医疗机构也应该做好育儿知识的普及。

此外,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加强网络知识的甄别。比如,对网络上的“专家”有必要做好身份识别,对自媒体的性质及资质也应多些核实,借助自媒体买东西也须注意消费证据的留存,更不应该人云亦云跟风消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及维权能力提升了,不法商家就不会有恃无恐,相关知识掌握齐全了,伪科学育儿自媒体也就注定没有市场。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