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80.38万户、12315累计接处消费投诉举报咨询200多万件、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12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十三五”以来,安徽市场监管工作亮点纷呈,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数量翻倍
“十三五”以来,我省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先手棋,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大幅提高。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大幅简化,“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进,“五十七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全面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目录由60类压减至10类,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从194项压减到137项,成为长三角审批事项最少省份。电子营业执照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招投标、银行开户等多场景下实现应用。“预约办、掌上办、网上办、寄递办”步入常态,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显著增强。2016年至2019年,全省市场主体户数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0.29%。
12315为消费者挽损近5亿元
“十三五”以来,我省大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改善市场消费环境,人民群众的消费满意度不断提高。《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颁布,12315“五线合一”全面完成,全省12315累计接处消费投诉举报咨询200多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5亿元。12315“五进(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活动深入开展,全省4A级以上景区全部建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投诉公示工作有序推开,线下无理由退货制度启动实施。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持续深化,在全省12个行业领域发展参创户近4万户,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覆盖全省75%以上行政村。
此外,我省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监管全面推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建立,餐饮服务持证单位量化(风险)分级评定实现全覆盖,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管理办法,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提前达到国家要求的4批次/千人目标,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5.19万件。
食用农产品认证数量全国第三
“十三五”以来,我省把质量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累计召回缺陷消费品3897.63万件,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从“十二五”末的93.14%提高到2019年的94.27%。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最高计量标准总数分别达3043项和150项。在全国首个设立省级标准化科研专项,首个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省建设。全省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1.59 万张、食用农产品认证证书 6231张,分别居全国第 5 位和第 3位。全省建成国家质检中心7个、省级质检中心14个。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成功获批并加速推进。
另外,为了加强我省冷链食品监管,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安徽省冷链食品追溯平台”,该平台采取“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扫码查询”的管理模式,与国家平台全面对接,对进口冷链食品在我省流通开展追溯管理,从而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自12月10日起开始应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完成注册工作。截至12月14日,全省9868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部注册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