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心理咨询变成心灵忽悠
电动车成“马路杀手”的顽疾得大力整治
发展数字经济 不要造成人类毁灭自己的现象
好好刷牙,食道癌风险降低20%
“熊孩子”砸车母亲报警,“言传身教”当如此
下一篇4 2020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别让心理咨询变成心灵忽悠

■ 王琦
“医术” ■ 王恒/漫画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心理咨询行业也因此进入发展快车道,使得有心理咨询学科背景或没有专业背景的“创业者”纷纷冲入心理咨询行业,希望在快车道上分一杯羹。打开软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情感导师等各种称谓让人眼花缭乱,收费也从二三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让人无从选择。(12月10日《科技日报》)

之前,线上诊疗多是以电话等形式进行咨询,医生则根据情况合理诊疗或引导鼓励患者进行面诊。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咨询有了更多的方式,这貌似给患者提供了方便,但是和其他医学类诊疗一样,心理诊疗咨询也不只是“话聊”,同样需要结合“望闻问切”。正如我们线上聊天时,一个微笑表情都能给出不同的解读,线上心理咨询因为无法感受到患者当时的表情、肢体语言等,也就缺少了医患共情,不利于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容易造成误诊。

但是,从现实中来看,由于心理咨询机构注册属于工商部门,无须卫生系统审核,导致心理咨询行业乱象丛生,如今大量涌入的各种心理咨询平台正显示了其中的隐患。乱收费、拖延咨询时长、利用患者依赖心理诱导额外消费、讨好患者私自让患者停药、误诊导致患者乱吃多吃药等问题时有发生,而这些行为都可能让心理本就脆弱的患者雪上加霜,导致其心理问题恶化,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避免心理咨询变成心灵忽悠,需要有关方面尽快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标准,明确行业监管部门,细化从业、考核、收费等多项标准,制定监管处罚条例,对不合格注册机构及从业人员予以取缔等处罚,加强监管力度和行业管理。心理医生同样是医生,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心理诊疗的无良庸医同样也会治死人的,同时,良好有效的心理诊疗,解决的不仅是病患自身的问题,背后挽救的可能是众多的社会案件。因此,应重视心理诊疗行业乱象问题,让公众能得到合理有效安全的心理咨询,利于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