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省民政厅通报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民政工作的相关情况。据悉,我省通过兜底保障政策的实施,使广大贫困家庭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得到了很好体现。
据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稳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救助范围。
目前,全省农村低保对象182.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农村低保对象的58.8%,占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2.2%。全省共有12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特困供养救助范围。特别是今年以来,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省通过逐户排查,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人口493人、脱贫不稳定人口2281人、边缘易致贫人口5094人全部及时纳入低保,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全省“十三五”期间用于社会救助方面支出资金达到620多亿元,比“十二五”增长了40%。这五年,共保障农村特困人员34.9万人,平均供养标准达到了月人均848.5元。
我省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全国是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我省较全国提前一年进入)。截至去年底,全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1172万人、65周岁及以上人口886.8万人,两项数字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呈现基数大、进程快的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省政府每年都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将“养老服务发展”列入各市政府目标绩效考核指标来推进。通过多年努力,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扩大,县级、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90%。有9个地级市进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城市范围,全国首个世界银行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在安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