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在合肥市第三届基础教育学术年会暨长江中游四省会教研协作体第七届年会的分论坛——蜀山区会场上,来自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地的教育同仁齐聚一堂,以“新课程:教育使命担当”为主题,围绕学校及区域层面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展开交流。
当天,蜀山区教体局、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合肥师范附小、合肥市梦园小学、大同小学、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学、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合肥市第九中学分别围绕课程建设进行了分享。
其中,蜀山区教体局分享的《探寻区域教育全景式课程变革与发展之路》引发了现场嘉宾的热议。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专家顾云虎教授在点评中表示,蜀山区的课程触点变革成效显著,学生在课程创新建设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明显,充分体现了“优质课程优质学生优质发展”。
据了解,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推进了学校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增添了课程编制的自主权,而且增加了对课程资源利用的灵活性,使教师可以更多利用与学生生活更贴近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基础与差异创造性地、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已经成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区域和学校层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年来,蜀山区教体局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合作开展学校课程变革实践研究。蜀山区围绕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区域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德育体系等4个方面进行深度谋划,既丰富了区域课程,也以特色课程建设推动了区域中小学教学变革,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初步实现了区域课程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发展,促进了学生学习力发展和能力素养提升的全面多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办学品质,“学在蜀山”已经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的教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