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迈向城市文明建设新征程 打造天蓝水清美丽家园
2020年1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宿州:迈向城市文明建设新征程 打造天蓝水清美丽家园

■ 李玉清 黄忠飞/文 于传利 苗地 吕波 党华龙/图
大美宿州宿城氧吧
城南污水处理厂鸟瞰图
三八沟新貌
高速与光伏共舞
汴河景色美
 

午后阳光,暖暖地照着宿州汇源大沟,许多市民正在两岸景观带内散步休憩。这里水青岸绿,空气清新,景观优美。“这两年宿州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家住附近的一位市民说,“我亲眼见证了汇源大沟的蜕变,昔日臭水沟,今日风景线,现在每天都要到这里来走一走。”汇源大沟的蝶变只是宿州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一个缩影。宿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紧紧抓住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高站位谋划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生态环境目标定位、对照一体化协作新标杆,多点发力积极融入长三角生态环境圈,努力让宿州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常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宿州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紧扣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多措并举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融入长三角。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四大结构调整,高标准推进“八大专项治理工程”系列抓手,倒逼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实现“四个明显”,即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打好碧水攻坚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8个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河长制、推行断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地表水断面补偿机制,整合更多政策激励资源优势,放大和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巩固和延伸城市水体治理,统筹消除城乡黑臭水体。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深危险废物三年整治行动,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通过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农村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实现市区和县城、乡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覆盖。

加快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

加快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融入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新体系。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综合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的能力建设;加快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实现“一证式”管理;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建立跨部门联合奖惩机制。进一步研究建立激励政策,汇聚优势资源,向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倾斜。坚持投入同攻坚任务相匹配,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健全法治保障。依靠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处力度;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优势。

深入研究和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政策信息,依托“十四五”规划编制,做好顶层设计,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做好环保项目谋划,梳理、排查宿州市环保基础设施问题,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加大投入,全力补齐城市、乡镇和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短板,着力解决好园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集中供热覆盖面不够,危废、固废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长久发展提供优势条件。

实施“一把尺”区域协同监管

宿州市作为皖北重要城市,是全国第5家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宿州市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与长三角兄弟省市共同努力、共保联治,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动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以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指引,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新标杆,进一步规范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和证据收集工作。实行统一标准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免行政执法权的乱用、滥用,以“一把尺”标准开展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形成统一规范、公平公正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促进依法执法、科学执法、精准执法。对标长三角地区先进地区,加强沟通与协作。推动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大气、水联防联控联治生态保护体系。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宜居环境建设、环境风险预防方面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保障。

“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开局在即,宿州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圈,确保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常存。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