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网络算命”交“智商税”
谁是小众奶背后“消费伪升级”的推手
商家应当正视“差评”
运动后马上洗澡伤心脏
立法普及AED,健全城市急救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是小众奶背后“消费伪升级”的推手

■ 戴先任
 

水牛奶、牦牛奶、羊奶、骆驼奶、植物奶……这类乳制品近年来成了消费者的新宠,甚至连不少博主都在“安利”它们,称其比起普通牛奶,味儿更浓、营养更好、脂肪含量更低。与此相关的传言,也在朋友圈不断蔓延。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选奶?(11月12日《科技日报》)

正是商家的虚假宣传,把这些“小众奶”描述得比牛奶更有营养,或更有利于某些人群的营养吸收,对消费者形成了误导。现在消费转型升级,消费需求多样化,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机,大肆宣传水牛奶、羊奶等“小众奶”的营养价值,或称这些“小众奶”能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营养需求,这成功利用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把推销“小众奶”吹嘘成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另外,消费者健康消费需求高涨,但健康素养水平仍然不高,一些人还有面子消费心理,如水牛奶、牦牛奶这些量少价贵的“小众奶”,更能满足一些人的面子消费心理,这些都给了无良商家可乘之机。不仅是“小众奶”,像“儿童专用”的“儿童食品”、针对老年消费者的保健品等等,背后都有一些无良商家通过虚假宣传,给消费者画“消费馅饼”,其实挖下的是“消费陷阱”。所以,消费者自身、无良商家、没尽好管理责任的网络平台、监管不力的相关部门等,都可说是“消费伪升级”的推手。

要戳穿这些“消费谎言”或说“消费骗局”,让消费市场健康发展、规范发展,关键还是需要监管部门能够加强监管,规范行业发展,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等相关法律,已经涉嫌消费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亟待监管部门能够依法惩治。网络平台也要加强对入驻商家、用户的管理,尽好管理责任,避免无良商家利用平台进行消费欺诈。另外,还要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消费者也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被无良商家忽悠,交了“智商税”。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