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旗插上轿岩山顶
2020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
把红旗插上轿岩山顶

□ 记者 张贤良/文 马启兵/图
李家发
李家发油画
迟浩田题写的李家发烈士纪念馆
南陵县政府为李家发家人修建的烈士之家
人民功臣牌匾
革命军人证明书
烈士纪念证
 

“唇亡齿寒,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后,为了保卫和平,更是为了守护家乡,卸下帽子上的五角星,但这颗五角星依旧在每个人的心中,牢牢 顶 于 头 顶。2020年9月30 日,安徽南陵县李家发烈士纪念馆正式开馆。“哥哥牺牲的时候我只有9岁,时隔67年,终于给哥哥安了个‘家’。”李家发的胞妹李家英一提到哥哥,就忍不住流眼泪……

被誉为“铁腿通信员”

李家发,1934年生,安徽南陵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199师595团1营1连2排6班。李家发在战地练兵和修筑工事中成绩突出,在敌机空袭中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朝鲜群众抢救衣物和粮食,荣立三等功2次。

1952年10月,李家发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2排通信联络员,主要任务是传递战斗命令,常常要在敌人的炮火中穿梭,但他每次都能及时完成任务,被誉为“铁腿通信员”。

1953年7月13日,在金城战役反击的轿岩山战斗中,李家发所在的2排担负攻击116高地的任务。在部队前进受到敌人地堡火力阻滞时,李家发主动请战,担负起爆破敌人地堡的任务,机智地炸毁了主地堡外围3个火力点,他自己也身负重伤,但仍然忍着剧痛艰难地向前爬进,在用最后一颗手榴弹摧毁了敌人的主地堡后,体力不支昏迷过去。

反击部队迅速发起冲锋,然而敌人的另一个暗堡又响起了枪声,火力封锁再次拦住了部队前进的脚步。突击排新的爆破组几次尝试爆破都因敌人火力太猛而无法接近。离天明只剩4个多小时,天亮之前如果拿不下轿岩山,部队只有撤出战斗。

正在紧急关头,敌人暗堡的机枪声突然静了下来。原来,昏迷的李家发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过来,以惊人的毅力悄悄爬近敌人暗堡,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暗堡的机枪射孔。为掩护部队冲锋,取得战斗胜利,李家发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

他的家乡改名为“家发乡”

李家发牺牲后,根据他生前提出的申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9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同年12月,朝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朝鲜将李家发牺牲地附近的一条街命名为“家发街”。安徽南陵县将他的家乡泉塘乡改名为“家发乡”,并建立李家发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

“哥哥你牺牲年十九,家人想你泪长流……”李家英是李家发的胞妹,哥哥参军那年,她还是个懵懂的小丫头,如今却已年过古稀。

在李家英的脑海里,哥哥永远是那个阳光的帅小伙。1952年10月,哥哥在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父亲母亲,你们在家多打粮支援前线,我要学身边的英雄模范立大功,不要挂念我,等着在喜报上看儿的名字。”

不久,果然有三名部队的同志带着“喜报”登门,当念到“李家发以胸口堵住敌人机枪……”时,李家英的母亲晕倒了。父亲则说:“李家发是一面旗帜。”并立下“只能给李家发这面旗帜添彩,不能抹黑”的家规。

“1954年国家下拨四万元为李家发建纪念馆,当时南陵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说起李家发烈士纪念馆的建立过程,李家英说,“我父母讲这钱得用来救灾,等国家富裕了再为我哥哥建馆。”为此,纪念馆就此搁浅了。

李家英曾三次前往朝鲜“看望”哥哥,退休后走访哥哥的战友,从一张照片到一本书,收集整理资料,在家里自费办起了李家发烈士事迹展厅,整整18年。如今,李家发烈士纪念馆落成开馆,英雄的忠魂搬进了政府建造的“新家”,英雄的精神必将代代传承。□ 据《安徽画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