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些名字,总是如沐春风
艺精岐黄,心怀人文  
下一篇4 2020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想起那些名字,总是如沐春风

□ 江文波
 

我虽出生在文学荒凉的年代,但却自幼就爱上文学。读高中的时候,就很认真习作,写了不少诗歌,那时候的诗歌创作,主流是民歌体。我那时在枞阳县汤沟中学就读,高二的时候,我和爱好文学的刘福久等同学,从汤沟文化站获悉,县文化局要创办一份杂志,名称“战地黄花”。 文化站开始征集本地作者的稿子,我和刘福久“初生牛犊不怕虎”,都向文化站的澄清老师,送去了一叠民歌。

不久,《战地黄花》第一期就出炉了,发表了我的几首民歌。这算是我的处女作吧,当时我18岁。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当时的报刊杂志很少,枞阳县是古老的文化之乡,历来有重文的传统,当时能读书识字的人,都在传读《战地黄花》,当地有些人,看到我发表了东西,甚至登门祝贺,父母觉得很有面子,对我也是很大的鼓舞。我的文学之路,就这样打开了。

在我成为“回乡知青”后,我几乎天天晚上读书,能读到的书差不多都读了,另外就是写作。自由诗、民歌,小剧本等,并勤奋投稿。那时投稿不用贴邮票,“邮资总付”,当然发表了也没有稿费,我向《战地黄花》《安庆报》《安徽文学》《江淮文艺》等报刊,连续地邮寄“拙作”,请“编辑老师指正”。1976年《诗刊》,记得是第六期,发表了我一首民歌,在我们当地引起不小关注。

不久,我就接到一份“红头文件”,县文化局要召开业余文艺创作座谈会,通知我“届时出席”。接到通知后,父母十分高兴,以为我有“出息”了,而我,似乎也看到人生的另一番远景,免不了内心的激动。接到“通知”的那天晚上,父亲拿出一瓶酒,要我与他对喝,他喝大了,不停地傻笑,重复地说一句话:“不要骄傲。”会议在一个叫杨市小学的地方召开,正是暑假,老师们放假回家,将住处都腾给了我们。来参会的主要是全县的业余作者,大约十多人,每人读自己的作品,大家讨论优点和不足,畅所欲言。就是这次会议,我第一次接触县文化局的几位老师:谢清泉、章晓中、章家礼、周若澜等。这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名字。

直到现在,40多年后,每想起这几个名字,我仍然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记忆吧!

又过不久,省群艺馆要在合肥召开“民歌创作座谈会”,县文化局的这几位老师,又推荐我作为全县唯一的业余作者代表,与谢清泉老师一起参会。这既是学习的机会,也差不多是一种荣誉。我提前几天(好像三天)就到了县城,文化局安排我住在章晓中老师的家里。那时晓中老师是一个人在县城,有一间单身宿舍而已,晚上我就和晓中老师“捣腿”,现在想起来真的难得。更使我感动的是,一日三餐,晓中老师在文化局食堂买饭,送回宿舍,那几天我虽然很不好意思,但一个农村的孩子,吃那样的伙食还是大快朵颐的。这件事,让我一直心存感激。

到合肥开会,我见到了民歌手殷光兰、姜秀珍等,在会上她俩都介绍了自己创作民歌的经历和体会,特别是她们因为民歌,到北京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使与会人员振奋不已。的确,她们是那个时代的“骄子”。谢老师在那次会议上竭力推荐我,还专门带我拜访省群艺馆的几位老师,我虽然诚惶诚恐,但内心里十分温暖,也增加了不少的自信。记得会议结束,我送别姜秀珍老师的时候,她笑容满面地对我说:你这么年轻,将来前程远大!

我现在已不年轻,也没有获得“远大前程”,但姜秀珍老师的这句话,我始终记着,几次到贵池,都想看看她,但总是未能如愿。姜秀珍老师,你还好吗?还有很多感人的记忆。回忆与枞阳县文化局几位老师的往事,也或者是我自己对一个时代的追忆。他们对一个乡村的孩子,谦和、真诚,纯洁如水,没有一丝一毫的俗念。上大学以后,跟他们就没有联系了,如章晓中、周若澜,几十年都没有见过一面。但我常常会想起他们,想见面表达一下迟到的谢意,哪怕说一声“谢谢”也好。

最近听说他们都已进入老境,既然当初是那么纯净,现在恐怕我也没必要用世俗的方式,玷污人生中如此圣洁的记忆了。

所以,写下这篇短文,聊表感恩之情。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