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契税上涨”被误读,应予矫正
警惕销售员和老人“认干亲”
戳破“注销校园贷”骗局 需要一双慧眼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戳破“注销校园贷”骗局 需要一双慧眼

□ 吴学安
 

数据显示,“注销校园贷”骗局负面舆情信息最多。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精准掌握受害人信息,以受害者有校园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为借口,在造成受害者恐慌后,假借注销校园贷记录之名,诱导受害者在众多网贷平台贷款,并将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后便“销声匿迹”。(8月17日《法治日报》)

“注销校园贷账户”诈骗的易被骗人群具有一些特征:少数80后,90后居多;少数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居多;多数有过校园贷记录或贷款平台注册记录,少数没有贷款但可能是由于个人信息被泄露。尤其是在疫情之下,更容易让此类人群上当受骗。

其实,这种诈骗方式早在去年初就已冒头。江苏、深圳等地警方对此均发布过预警信息。骗子声称可以帮人注销校园贷。很多人此前未接触过互联网贷款,却因为同一个理由被骗——害怕背上校园贷。而让受骗者感到恐惧的,还有信息泄漏,诈骗分子之所以可以轻易得手,关键在于在实施诈骗前,诈骗分子掌握了“目标群体”的个人信息。因此,网贷平台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方面,难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虽然校园贷已经被取缔,但大学生盲目从网络平台上借钱、最终酿成恶果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以谎称注销“校园贷”为名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主要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的心理,以校园贷记录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对此类以注销校园贷为由的诈骗,必须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合力进行整治。一方面,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对于“注销校园贷”骗局的套路,学会仔细甄别真伪,如遇对方要求向其他账户转账汇款时,应提高警惕,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执法部门要下猛药、出重拳,时刻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以注销“校园贷”为名诈骗,坚决予以遏制,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从根本上铲除“注销校园贷”骗局滋生蔓延的土壤。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