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契税上涨”被误读,应予矫正
警惕销售员和老人“认干亲”
戳破“注销校园贷”骗局 需要一双慧眼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契税上涨”被误读,应予矫正

□贺成
 

“契税上涨”成了一些房产自媒体、房产中介的“狂欢”,刺激的标题和诱导性的转发语,提醒着公众赶紧买房。然而,相关新闻很容易就能核实,明显是误读。实际上,房产自媒体、房产中介误读甚至是曲解政策的“黑历史”并不少,多地都开展过专项整治。(8月17日《工人日报》)

对于那些房产中介而言,无论是将之当成上策,还是当成下策,都是为了利益。但是,对于一些购房者而言,则会徒增不少焦虑,既不利于社会个体保持起码的克制,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殊不知,在契税是否上涨具有清晰表述时,这种在利益驱使下不择手段的做法,不仅是在歪曲政策法规,破坏的还是趋向文明有序的房产市场秩序,无论从何种立场皆不任其为所欲为。

事实上,对于一些房产中介、房产自媒体曲解相关政策这一行为,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宣部、公安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其中,对通过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或者曲解有关房地产政策等方式,误导购房人的市场预期,要进行重点整治。

只可惜,在重拳整治之下,一些房产自媒体、房产中介曲解政策的“黑历史”并没画上休止符。比如,疫情期间,出于防控需要,有的城市对外来人口进行管理,有自媒体就“解读”为“无房不给回城市”;再如,有的城市出台“人才落户”政策,却被当地部分房产中介人员曲解为限购放开……

对此,看来不仅要出重拳,还需要久久为功。一方面,亟待加强政策解读,正面引导舆论,定期集中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形成震慑,为房地产市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利用自媒体散布虚假消息、恶意曲解相关政策、制造市场恐慌气氛的企业和人员,公安、网信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严厉查处,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