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为他人的负累
乡村纳凉记
水东流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乡村纳凉记

□ 合肥 艾科
 

记忆深处,乡村的酷夏尾巴总是极其漫长,即便立秋时节已至,但酷热依旧横扫村落,故而纳凉,便是乡民一项持久的避暑生活状态。

小的时候,在每一个炎热的夏日夜晚,村民们吃过晚饭之后,都会不约而同地向村头的白杨河走去。白杨河是一条环村流淌的小河,河的两岸长满了鳞次栉比的白杨树,水岸边还成片地生长着青翠挺拔的芦苇,它不仅是这座村落的“生命河”,也是村民洗去满身尘埃与酷暑燥热的天然“温泉”。河上有一孔石桥,将“温泉”一分为二——桥的东侧是专供女人们洗澡的地方,西侧则是男人们沐浴的天堂。每当夜幕降临,繁星初上,女人们就会从家务活中解脱出来结伴下河,只留一两个人在岸上“放风”。明亮的月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夜晚的白杨河宛若一位待嫁新娘,新娘的脸上被俏皮的下河人撩拨得笑出了皱纹。女人们究竟是如何洗澡的尚不知晓,知晓的是每天晚上都会从桥的东侧传来各种泼辣骚情的笑声。而男人们洗澡则简单直接——褪去身上的所有衣衫,赤溜溜地跳进河里,再一个猛子扎下去,就基本完成了洗澡的过程。只有较为讲究的男人,才会游到岸边拿出从家中带来的香皂和洗发水,认认真真将全身上下洗个通透。

那时的河水清澈见底,常有小鱼从脚底游过。父亲每次洗澡时,都会将全身上下揉搓一遍,搓完自己搓别人,甚至还会揪着我进行大肆“蹂躏”。父亲的双手力大无比,掌心糙得犹如砂纸,他的手掌在我细嫩的肌肤上划过时,宛若砂纸打磨家具一般,火燎燎地疼。那“噗嗤噗嗤”的搓背声,就像火柴摩擦出火的那一瞬间,似乎我的背,也要“嗞啦”一声冒出火星来。每次下河洗澡时,我都想逃离父亲的“魔掌”,但当我借着皎洁的月光刚刚游到远处时,父亲那一声石破天惊的呼喊,犹如金箍棒自天而降直插深海,其浩大声势总是令我胆战心惊,于是不得不游回来,老老实实地让他给我搓背。

当我和父亲在白杨河里洗完澡回到家时,忙完了家务活的母亲,在门外的梧桐树下业已铺好了两张纳凉的小床。我径直躺在小床上的凉席上,一边看天河里的星光,一边问母亲那些星星的名字。母亲颇具耐心地一边往我身上涂抹花露水和痱子粉,一边给我讲解她所知道的每颗星星的名字,以及它们背后的神话故事。

母亲和村里的很多妇女有所不同,她羞于将自己丰满的身体暴露在夏夜的白杨河里,而是喜欢在家中烧水洗澡。她将烧好的一锅热水用瓢舀到洗衣裳用的红色大塑料盆里,再往盆里兑入适量的井水,然后躲在厢房屋里脱掉衣衫坐在盆里,用毛巾撩起温热的水开始哗啦啦地“沐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了那条白杨河,即便忙碌了一天,浑身又脏又臭,但是到了晚上,所有在河里洗完澡的人,身上都会清爽馨香。那种带着水草味道的简约的清香,伴着乡村夏夜的宁静,瞬间拂去了人们心头的燥热与焦灼。

临睡之前,父亲打开收音机收听评书节目,偶尔遇到电波信号不好时,他会伸出那双搓澡的大手,以拍打收音机或者调换收音机方位的办法予以解决。母亲躺在我的旁边摇着蒲扇讲着天河里的动人故事,自她那潮湿的发梢间飘逸出的洗发水的幽幽清香,伴着远处庄稼地里吹来的微风,不知不觉间就带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如今的乡村生活方式业已发生巨变,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了独立卫生间、天然热水器和温馨空调房,再也没人下河洗澡、也没人赤膊睡在户外乘凉了,居家纳凉的方式更加“舒适文明”。可是多年过去,那条白杨河依旧在四季轮转中静静流淌,儿时素朴的纳凉记忆,也始终在心头挥之不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