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政府集体辞职难解当前政治危机
调查显示:放弃美国国籍人数创纪录
泽火革 逆势起,美的空调2021年新品品鉴暨开盘大会盛大开启
美国芝加哥发生大规模暴力抢劫事件
下一篇4 2020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黎巴嫩政府集体辞职难解当前政治危机

黎巴嫩总理迪亚卜宣布政府集体辞职
 

黎巴嫩总理迪亚卜10日宣布政府集体辞职,以回应民众要求变革的呼声。贝鲁特港口区4日发生大爆炸后,贝鲁特连续多日出现大规模示威活动,引燃黎巴嫩政治危机。观察人士指出,迪亚卜政府辞职无助于解决黎巴嫩当前面临的各种危机,而且如果不能尽快组建行之有效的新政府,反而可能会使危机加剧。                □ 据新华社

危机叠加

迪亚卜10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说,本届政府就职以来一直试图寻求变革,但遭遇巨大阻力,“无法阻止一些政党煽动民众反对政府”。他宣布政府集体辞职,希望寻求“真正的变革”。迪亚卜说,黎巴嫩的腐败体系很难根除,港口区爆炸就是腐败的例证之一。尽管发生如此惨烈的爆炸,“有些人依然漠不关心”。

去年10月17日开始,黎巴嫩多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政府辞职、组建新的技术专家型政府等。10月29日,时任总理哈里里宣布辞职。12月19日,黎总统奥恩任命迪亚卜为新一届政府总理,授权其组阁。今年1月21日,迪亚卜完成组阁。迪亚卜政府命运多舛,组建不久即遭遇新冠疫情,执政期间,黎政治、经济、卫生等各方面危机四起。

由于各政治派别争斗,迪亚卜政府难以实施有效改革。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原本低迷的经济状况一路下滑,黎已陷入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该国还面临严峻的疫情冲击,在7月1日之前,黎巴嫩累计确诊病例不足2000例,但到7月底已经超过4000例。

叠加的重重危机令迪亚卜政府压力倍增,而4日的大爆炸则成为压垮该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外部压力

长期以来,黎巴嫩作为地区大国的博弈场,政局走向往往受到影响。黎巴嫩虽然政治派别众多,但主要分为亲沙特和西方以及亲叙利亚和伊朗的阵营。

伦敦大学中东政治研究学者易卜拉欣·哈拉维指出,迪亚卜政府得到两大什叶派政党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的支持,但没有得到前总理哈里里领导的逊尼派政党未来运动以及黎巴嫩军队等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迪亚卜政府辞职表面看是内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同样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受亲伊朗而反美国的真主党“牵连”,迪亚卜政府很难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

法国总统马克龙6日到访黎巴嫩,成为贝鲁特发生爆炸后第一位到访的外国领导人。访问期间,马克龙呼吁黎巴嫩变革并达成“新的政治合同”,呼吁组建国民团结政府。在内外部多重压力之下,迪亚卜政府辞职。未来,黎巴嫩或将按照法国倡议,在美国和海湾国家支持下,组建一个国民团结政府,而前总理哈里里预计会成为未来总理主要人选。

困局难解

有分析认为,教派分权体制是造成黎巴嫩目前各种危机的原因之一,而这一体制显然不会因为迪亚卜政府辞职以及新政府的成立而发生改变。

总统奥恩10日晚些时候接受了迪亚卜的辞呈,要求现政府在选出新总理并组建新政府前履行看守政府职责。迪亚卜政府转为看守政府后,其职责只能是维持各政府部门日常运转,而无法做出重大决定或制定政策。

按照程序,奥恩接下来需与议会各主要派别磋商,提名新的总理人选。但由于宪法没有规定总统与议会各派别就总理人选进行磋商期限和候任总理组阁的期限,新政府的组建预计免不了费一番周折。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能尽快组建新政府,将会对大爆炸后续的一些处理工作,如各国援助物资的接收分配、民众的安置救助等带来负面影响。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