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曝光的手机APP“偷窥”乱象调查显示,有的APP能够在十几分钟内访问照片和文件两万多次,其中涉及移动教学软件“优学院”、办公软件“TIM”等多款产品。手机APP窃取用户隐私为何屡禁不止?作为用户,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面对一系列疑问,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7月8日《科技日报》)
大数据是信息产业下一个风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数据的力量在于将碎片与模糊的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形成理性与规律性的结论,被精准地运用。如今,手机越来越能读懂你的心——拿着到手的新包来一张自拍,打开购物网站就会出现相关产品推送;正在APP中浏览一款最新车型,销售人员就打来咨询电话……
从中,不难发现手机APP对于“偷窥”为何有着深深的“癖恋”,无非是“利”字当头。个人信息也是一种资产,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更会带来衍生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利益链的最前端。谁掌握了用户信息,谁就掌握了用户资源,就能够实现精准推广、精准营销甚至是精准诈骗。
说APP“偷窥”,在于其与黑客窃取个人手机信息有性质的区别,在正当与不正当、合理与非法之间存在大量的模糊地带,其获取信息的手段、利用信息的目的,相对比较隐蔽,不易察觉。如,报道中提到的有的APP能够在十几分钟内访问照片和文件两万多次,若非专业人士通过专业技术,很难发现“偷窥”的痕迹。这是APP之于用户在渠道与数字技术上的壁垒所致,成为用户个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难以逾越的障碍,至于平台将这些信息用来干了什么,纵是侵权也无法举证。
事实上,APP“偷窥”现象愈演愈烈,说明之于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并非简单制定个规范靠商家遵循、用户监督,一边有利益的冲动,另一边有无法逾越障碍。将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终还是要纳入到法治的轨道内规制和调节,让APP固守在信息服务的范畴,而非窃用户信息谋利,走邪门歪道,立法的步伐还需提速。同时,针对网络的监管与执法亦需适应与配套,一方面是建立APP信息安全的规则体系、违法违规的认定标准及处罚办法;另一方面建立APP信息安全的审查、监测机制,及时预警和处置,对发现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APP强制下架,真正为用户支起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