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梦想终将成真。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连日来,记者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火热的生活,记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聆听广大人民群众自强奋斗、团结携手奔小康的时代交响。从即日起,本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栏目,推出记者发自一线的系列报道,生动呈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充分彰显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汇聚起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端牢“中国饭碗”,小康“底色”更足。从人烟稀少的荒原到稻菽千重浪的“北大仓”,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正让“中国粮仓”基础更牢、品质更优、产品更丰富,让中国人奔向小康的底气更足。 □据新华社(记者韩宇 王春雨 杨喆)
粮稳,守护小康梦
正值夏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万亩连片的稻田仿佛“稻海”,置身于此的人们无不为“北大仓”的气势所震撼。
然而7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被称为“北大荒”。
20世纪50年代,10万官兵挺进“北大荒”,把这片荒原开发建设成举世闻名的“大粮仓”。
从2010年粮食产量突破1000亿斤,到2011年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从2018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到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黑龙江粮食生产的不断进步,守护着中国人对小康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管理局)七星农场,新一年的丰收希望正在孕育。
今年的春耕令七星农场农户周春曲印象深刻。往年,住在场区里的他每天下地干活像“上班”,今年为有效防范疫情,他选择住在地头的临时住房里,一住就是3个月。
“得想办法克服疫情,不能耽误种地!”周春曲说。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三江自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粮食1.08亿吨,提供商品粮9891万吨。如今,建三江年均可生产粮食650万吨左右,粳稻产量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
建三江的农户们,也在播种着自己的小康。
吃好,小康更健康
奔向小康,要吃得健康。“中华粮仓”里,“量变”到“质变”正在发生。
绿色、绿色,还是绿色。
在富锦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万亩大地号地块,绿色的水稻田里还“暗藏玄机”:稻田里有泥鳅在游动。
“以前为了吃得饱,现在奔小康了,讲究吃得好!”合作社理事长刘春说着,弯腰捞起一条泥鳅,“泥鳅能松动土壤,还能增加有机质,是绿色种植的直观证明。”
一只鸡蛋能做出怎样的名堂?
在黑龙江中农兴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类鸡蛋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味蕾。“这种蛋白肠,是专门为健身人士准备的。”公司负责人唐兴和说。
近年来,黑龙江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玉米、水稻、乳、肉等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今年,黑龙江还推动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全年生猪出栏2100万头,猪肉产量达到150万吨;深入推进奶业振兴计划,力争生鲜乳产量达到500万吨。
“我们正加大力气向绿色有机种植转型,坚持用有机肥和生物菌剂,去年土壤102项检测指标,全都达到了绿色种植标准。”庆安县丰硕水稻农民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霍树林说。
今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850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分别达到7650万亩和850万亩。
技高,“饭碗”端更牢
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让端牢“中国饭碗”奔小康的底气更足。
在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件件实验仪器和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等资料摆放整齐,科研人员正在忙碌。
“我们形成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推广面积3100万亩,水稻平均单产由原来的不足4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620公斤。”园区主任李晓辉说。
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里,一台台红色的大型智能收割机如钢铁巨人般整齐排列,不少机械具有卫星定位和无人驾驶等功能。
“合作社刚成立时有23台套大农机,现在数量翻了近一倍,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富锦市华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延华说。
在七星农场的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它们覆盖农场的122万亩耕地,可以自动提取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各项要素信息。
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种植环境等信息一目了然。七星农场借助物联网平台,链接了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打造“绿色、安全、让消费者放心”的品牌。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已达到22个,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到560个,先进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2.1亿亩次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1%。先进科技正在让黑土地变成中国人的“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