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的味道
听书时光
下一篇4 2020年4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野菜的味道

□ 李学军
 

春回大地,铺满新绿。沟河边,小路旁,各色野菜纷纷展开青翠的嫩叶。荠菜、蒲公英、马兰头、马齿苋等,吸引着挖采的人们。丰衣足食的年代,野菜是餐桌上一道时鲜的美味。然而,在饥荒的岁月里,野菜却是民众赖以果腹的救命食物。明清之际,灾祸连连,百姓生活贫苦不堪。面对惨酷的现实,名列“江左三大家”的龚鼎孳写下了《吃野菜说》,全文如下:

新雨后,绿芜如发,园蔬叶叶,青满畦径。启扉视之,知一年春事,又将烂漫矣。家人间撷作羹,劣得一饱,野香拂拂从匕箸间出,诚有如子瞻所谓“饱霜雪之精,味含土膏”者。

独怜此物没蓬蒿中,与贫士为伍,寒窗一嚼,胜十日太牢,甚不可进于达官贵人钟鸣鼎食、芍药撰、朱砂羹之口。今中原嗷嗷,道殣相属,雁粪榆皮,所在仰以为命,甚且析骨解肢,与乌鸢争攫啄之利,吁,可悲也。彼达官贵人日啖浓鲜,当翠袖奉卮、华茵度梦时,亦曾念及野人藜藿不继无耶?

昔人曰:“民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无此味。”知言哉。

作者自称“贫士”,当时应为下僚。他品尝着新鲜的野菜,正像苏东坡所言,其中包含着霜雪的精华和泥土的味道。令人悲叹的是,“中原嗷嗷,道殣相属”,饥荒严重,生灵涂炭。难民们饥不择食,咽鸟粪、啃树皮,甚至和乌鸦之类争夺死人的残肢。那些豪门权贵却锦衣玉食,穷奢极欲,他们哪会关心食不果腹、难以为继的老百姓呢?

短文末尾,龚鼎孳借前人之口,表达了希望官员和士大夫能够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的愿望:百姓不应面带饥饿的菜色,而士大夫不能不了解野菜苦涩的味道。字里行间,表现出龚鼎孳的爱民情怀。

“江左兵戈见,舂陵涕泪难。脱骖诚古意,夫子慎饥寒。”这是龚鼎孳《送黄美中令芜阴》中的诗句。明崇祯年间,湖北蕲水人黄正色(字美中)赴任芜湖知县,龚鼎孳以诗赠别。

舂陵为古地名,代指湖北。脱骖,指子贡解下拉车之马帮助故旧治丧,意为助人之急。诗句中,流露出龚鼎孳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黄正色到任后关心民生的期冀。

虽然久居京师,但是龚鼎孳念念不忘百姓生计。其《元日早朝试笔》云:“禄食小臣惭曝献,春田还愿息征攻。”《秋夜饮归即事·其二》曰:“夜夜华筵合列卿,大酺何日赐苍生。”

每当有同僚和朋友离京外任地方官员时,龚鼎孳总是提醒和叮嘱他们体恤民众,关爱民生:“战余民力还深惜,阊阖春开待皂囊”(《送李琳芝侍御察荒中州》)、“高第政成征拜急,好轻徭赋重民生”(《送饶资生令溧水,饶蕲水人,二十年前旧交》)、“灾徼祗今初罢战,好留民命答宸聪”(《送鲍子云司理梧州》)、“安边筹策耕桑急,天意分明厌鼓鼙”(《送袁九叙少司马开府滇南》),如此等等。

关爱民生,所体现的,是士大夫良知的坚守,是官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或许,正因如此,龚鼎孳认为:“救吾民则圣贤,虐吾民则寇盗。”(《王铁山司马奏议小序》)

灾祸与苦难,从来不曾远离。野菜之苦,是历史的记忆,是民间疾苦。野菜味道的不同,是时过境迁的变化,是生活感受的不同。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