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完毕,她们再上“战场”
合肥南站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父子齐战“疫” 担当感人心
战疫中,安徽省红十字会 在捐赠中发现暖心的信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父子齐战“疫” 担当感人心

□ 李锐 记者 吴传贤
 

一个是“全国最美农技员”“中国好人”,一个是淮南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在疫情突袭、全民皆战的疫情防控战场,李德福和李浩,这一对不同战场的父子兵,却分别在自己的领域里演绎了同样的坚守和担当。  

作为父亲的他,视庄稼为生命

李德福,中共党员,潘集区贺疃镇农技站站长,“全国最美农技员”“中国好人”,34年扎根农村基层农业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足迹遍布周边乡镇39个村的田间地头,为贺疃镇7万亩耕地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服务。

疫情来临时,李德福积极参与贺疃镇疫情防控,并向贺疃镇政府捐赠价值10000元的消毒剂。当看到贺疃镇工作人员背着喷壶开展辖区内公共区域杀菌消毒工作时,他便自购了一台景观式自走植保机,一个小时就把贺疃镇机关大院、农贸市场、街道等公共区域消毒一次。截至2月26日,已累计开展消毒40余次,约合面积6万平方米。

作为长在地里的“土专家”,他把自己的30多年奉献在这片他热爱的庄稼地里。“疫情防控要抓紧,庄稼农时也不能耽误。”立春以后,李德福便开始利用微信视频、微信群公告、电话通知、广播会等多种手段,一方面发动群众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另一方面,他及时发布气象、病虫信息,提醒村民做好追肥除草、排水降渍、抗旱保苗、病虫防控等。

“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意一辈子扎根农村,做一个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的农技员,当好农民贴心的‘田保姆’。”李德福这样说道。

作为儿子的他,视职责为首位

今年32岁的李浩,是李德福的儿子,现任潘集区潘集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淮南市“优秀共产党员”、淮南市第八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自疫情防控以来,他连续35天奋战在抗“疫”一线,把守护百姓、尽忠职守当作首要任务,与妻子和两岁的女儿却是聚少离多,用质朴和坚守,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品质。

作为潘集镇吴乡村和张圩村两个村的包村组长,李浩已坚守30多天,开展宣传值守、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环境消毒等工作。遇到部分不理解的村民冷言冷语,不善言语的李浩就会一点点、耐心认真地做好解释劝导工作,逐步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30多天里,李浩先后登记外来车辆300余辆次,测量体温2000余人次。“多一份细心,就能多排除一份隐患,群众就能多一份健康。”李浩说道。

为确保潘集镇辖区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李浩又积极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困难需求,指导复工全面推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潘集镇秦家米业,自大年初二开机生产以来,李浩就常带领工作人员,赴企业了解复产复工情况,并督促企业确保价格一分不涨,品质一丝不苟,目前该企业已累计生产优质大米2000余吨,供应6个省12个地市。

“父亲是我的榜样,我更想让父亲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儿子,能和父亲在这特殊的时期、一线的岗位,共同抗疫,更是今生难忘的精神财富。”谈到父亲李德福,李浩充满敬意。

一个奉献于潘集区的30余万亩农田,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另一个奉献于最基层的乡村治理,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恪尽职守,在乡村发展和治理道路上,李德福、李浩却是同心同向,既是父子,也为战友,只为一个共同目标挽手共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