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计治理废弃矿山1236个、新增耕地19.31万亩、2998人彻底摆脱地质灾害威胁……过去的2019年,我省自然资源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继续在多方面发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
去年全省供应国有建设用地41.03万亩
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各地治理废弃矿山1236个、10.56万亩;修复长江经济带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46个、0.69万亩,66家矿山进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新增大、中型矿产地9处。全年全省新增耕地19.31万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9万亩、处置率20.5%,处置闲置土地5.67万亩、处置率45.4%。全省105个县级调查单元成果全部通过国家级核查,平均错误率0.48%,阶段性成果质量进入全国前五位。
2019年,我省下达土地利用计划较上年增加2.25万亩,统筹调整用地计划5.2万亩。累计批准各类农转用项目用地43.11万亩、同比增长10.5%,供应国有建设用地41.03万亩。全年交易补充耕地5957亩、价款11.3亿元,引江济淮(合肥段)第一批国家统筹补充耕地指标3.79万亩已落实到位。
同时,去年我省单列贫困县同期新增建设用地计划1.67万亩,增减挂钩计划8.85万亩。岳西县等10个贫困县调剂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77万亩、金额62.61亿元。全年备案生猪养殖用地449宗、1.44万亩。开展全省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深入排查,在综合治理工程中治理隐患点8个,避险搬迁713户,2998人彻底摆脱地质灾害威胁。
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强房地产用地管控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和储备区划定工作;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及“僵尸企业”土地盘活再利用。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我省将基本消除威胁100人以上及重要地段、重要设施周边隐患点,并建立全省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
同时,一批自然保护地、江河湖泊、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也将在今年开展。今年年底前,我省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也将基本完成。
据介绍,今年我省将出台《关于支持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的意见》,县乡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严格落实设施农业用地和稳产保供政策,保障生猪养殖用地需求。
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规划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启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战略研究,开展地表水污染来源及污染负荷等课题研究。编制《安徽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规划(2020~2025年)》,完成长江沿线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治理任务。大力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在土地市场中,今年我省将严格土地储备机构管理,建立土地储备项目库,实施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妥善化解违规土地抵押融资可能引发的政府债务风险。落实住宅用地“五类”调控目标要求,加强房地产用地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