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文旅产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共享单车怎样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地上空间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该怎么办?一起来听听省两会上委员们都是怎么建议的。
建长三角景区联盟,打造世界级最佳旅游目的地
目前,相比沪苏浙,我省文旅产业发展仍然存在明显差距。2018年,苏、浙的旅游总收入分列全国第2、第5位,我省名列第13位。且我省旅游经济仍然带有明显粗放型增长特点,门票占据收入主导地位,购物、娱乐等贡献度小。2018年安徽入境和国内游客总量均高于浙江,收入却比浙江少2700多万元。2018年国内游客在沪、苏的人均消费分别是安徽的1.35倍、1.6倍。
省政协委员洪爱敏建议,搭建上海-南京-杭州-黄山的长三角国际旅游“金四角”合作平台,推进规划对接、产业互融、产品互促、市场共推、客源互送、品牌共建。依托江南文化的共通性及文化生态资源的富集性,深挖江南文化意蕴和生态优势,推进文旅融合,共同讲好“江南文化”故事。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方度假胜地,提升“名城、名湖、名江、名山”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洪爱敏还建议,改善空间供给布局,优化游憩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客共享、居旅相宜的生活品质之城,打造亲和好客的目的地城市品牌。依托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等名山,徽州名村名镇名街区,黄梅戏等演艺品牌,以及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九华山浴佛节等节庆,打造魅力独特的文化品牌。建设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休闲、养生、养老、商务、修学等新业态基地,如齐云山养身徒步大会、黟县山地车节、太平湖运动休闲小镇、新安江龙舟赛、乡村旅游慢养民宿等,打造定位精准的康养休闲品牌。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通过“旅游+创意”“旅游+科技”“旅游+养生”“旅游+演艺”等新业态,突出旅游产品地域和文化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产品品牌。
同时,建立旅游演艺项目IP、景区IP、企业IP和目的地IP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形成协调联动体系。吸纳并创造新产业要素,带动文化创意、户外运动、健康养生、休闲农业以及商贸会展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园,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化。按照“搭建大平台、推进大合作、共创大品牌”的思路,突破地域和空间限制,构建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营销体系,联合举办特色节庆、大型赛事、国际旅行商考察、房车巡游等系列活动,推进营销产品一体化。
拖扣共享单车治标不治本,易造成资源浪费
据有关数据显示,合肥目前有各类共享单车共计43万辆,当早晚骑行高峰过后,合肥市各大热点商圈、部分地铁口等地就会被潮水一般的共享单车“围困”,这种现象不仅让城市形象蒙尘,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公共安全隐患。
为了满足合肥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保证绿色出行,亟待解决城市共享单车管理难题。省政协委员陈飞翔建议:建立起包括政府、企业、用户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要在这个治理体系中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政府需要肯定共享单车发展对于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共享单车的发展“宜疏不宜堵”,完善城市慢行交通设施,目前,合肥市各区在热点区域划了不少共享单车停车区域,但无法满足需求量,且分布不够合理,利用大数据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布局共享单车停放区域,满足群众需要。
“目前拖扣共享单车虽可短期内缓解车辆乱停放问题,但治标不治本,且极易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有效减少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聘请路面协管人员迫在眉睫,故建议将车辆拖扣费用用于聘请退休人员作为协管员,在用户使用量大、易发生潮汐现象及堆积问题的点位进行疏导。同时,政府主动开展文明骑行、停放主题宣传活动。”
他还建议打造科技管理平台,实现对不同品牌共享单车的统一管理,该平台可以实时监控路面热点、控制共享单车数量、智能调度以及站点容量预警、容量预测等功能。并对共享单车企业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明确共享单车企业应尽责任,并针对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运维的实效和违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建立考核打分评价机制。根据打分情况,对各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动态监管。
向地下要空间打造地下街区地下城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地矛盾日益突显,城市地上空间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需求,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促进空间形态的竖向优化,是破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能有效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对缓解城市拥堵、保护地面景观环境以及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均有重要意义。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建议,我省可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和生态格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科学划定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合肥、芜湖等大城市鼓励开发、综合利用;中小城市和生态敏感地区,坚持适度开发,集约利用。对巢湖等温泉、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域,严控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竖向控制遵循分层设权、分层利用,规范利用不同深度地下空间,10米内地下空间浅层鼓励社会主体开发建设,布置各种管线管廊、停车场、人行通道、商业和公建配套设施;10~30米次浅层由政府主导规划建设,优先考虑地铁和地下快速路建设;30米以下深层地下空间作为战略性预留资源,严格管控。
因地制宜,按城市定位完善功能布局,促进地下空间与城市整体同步发展,地下空间利用需要与地面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增强地下空间之间及地下空间与地面建设之间有机联系。实现城市立体综合开发,促进地下空间更深层次的利用,由地下综合体,逐步建成地下街和地下城。结合城市更新,促进配套设施地下化。充分利用人防设施等闲置地下空间,人防设施注重平战结合利用,以发挥更大效益。鼓励相邻地块沟通合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集聚效应。
结合城市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布局,审慎占用绿地和水域的地下空间,留足渗水空间,涵养地下水源,减少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把地下空间纳入城市防灾系统,配置应急避难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地下排水、供电、通风、通信等工程设计,必须兼顾灾时保障,全面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