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夫君阿尔伯特亲王有了举办一场世界博览会的想法。同年6月,由亲王领衔的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正式通过了举办一次国际化博览会的提案,并于翌年成立了筹备委员会。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有人期待,有人观望,更有人拿法国早在1844年就成功举办的巴黎工业博览会来对比。
似乎是为了打消各路质疑之声,筹备委员会除了大造舆论声势之外,还在海德公园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前所未有的玻璃钢架建筑“水晶宫”作为主展馆。1851年5月1日,女王与亲王亲自参加了在海德公园举办的盛大开幕式,在一片华灯艳彩之下,新型蒸汽机车、后膛枪炮、高倍天文望远镜以及各种精妙的机械装置,向世人展示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而在展会角落里,也出现了一抹中国色彩——那便是丝绸、茶叶等传统中国商品。
这些商品从何而来?此时,接连遭遇内忧外辱的清政府根本无暇注意到伦敦世博会,但在华英商们却积极推动中国商品赴英国参展。早在博览会开幕前,这些英商就从中国网罗了大批特产来到水晶宫,这其中就包括了浙江产的丝绸刺绣、云南的茶叶、山西产的煤炭、景德镇的瓷器,还有徽州的漆器等等。这些商品汇集于水晶宫内的中国馆,从展会的首日就与公众见面。但讽刺的是,这一切背后的运作者竟然没有一个中国身影。
在当时的中国,上层统治阶级和知识阶层对国门之外的见识依然极为浅薄。当世博会开幕的消息传到国内,除了在华英商们为之兴奋,故步自封的清朝士大夫们没有什么反应。随着之后几届的运作,世博会名气越来越响,清朝官方终于开始有所关注。然而他们也只是视这些新奇创造为奇技淫巧,用“炫奇会”或“赛奇会”之类的字眼来形容这个影响深远的博览会。当时的有识之士曾无奈地说道:“吾国旧时赛会二字,不求本意,谬译曰赛珍,遂若赛会为炫奇斗异之举者。”(《参加比国黎业斯万国各种赛会》)
相形之下,中国的商人阶层却对世博会有着灵敏的嗅觉。上海商人徐荣村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世博会”这只螃蟹的商人。当时,刚开埠的上海已迅速成为远东重要的贸易港口,也催生出新型的商人群体。他们背靠上海的贸易优势,在外商洋行之间充当买办的角色,更熟知中西方商业制度与行情。徐荣村正出自这么一个“亦洋亦中”的商人群体。这位广东商人通过向海外贩卖丝绸与茶叶赚取了巨额的利润,成为小有名气的买办,而他的“荣记湖丝”也因此行销海外。在得到世博会即将开幕的消息后,商业嗅觉异常敏锐的徐荣村立刻意识到背后蕴含的巨大商机,立刻开始筹划赴英参展。
1851年2月,在世博会开幕的三个月前,徐荣村就登上了一艘名为“皮尔小姐”号的英国商船,从香港出发,经停苏门答腊岛后,直奔欧洲而去。在登船之前,他就命下属“寄七里湖丝十二包往陈于会”(《北岭徐氏宗谱》)。带着这些自家的丝绸,徐荣村穿过好望角,穿越大西洋,在忍受了近6个月的海浪颠簸后,才抵达伦敦。此时,世博会已经开幕三个月了。
徐荣村登岸不久,就携带他引以为傲的“荣记湖丝”来到水晶宫中国馆。然而,“荣记湖丝”一开始竟被英商搜罗来的中国丝绸比了下去,不少观众甚至认为徐的丝绸无甚特别,甚至“视公之丝蔑如也”(《北岭徐氏宗谱》)。不过,随着展会的深入,不少观众亲自比较不同的丝绸质感,最终“万口同声,咸以公丝为第一”(《北岭徐氏宗谱》),荣丝的风头才压过英商带来的那些杂牌丝绸。到展会结束时,荣记丝绸甚至获得了展会评委会的一致好评,认为“荣记丝绸代表了蚕丝原产国所产丝绸的优良品质”(《1851年万国博览会评审报告》),并为其颁发奖章——这是中国商品在世博会上的首次获奖记录。
相对于有备而来的徐荣村,另一位中国人却是阴差阳错地将自己的形象刻在了世博会的历史中。1848年,由英商购买的中式帆船“耆英”号抵达伦敦访问,引起轰动,连女王本人都受邀登船参观。“耆英”号从广州起航时,原有30余名中国船员,但在经历了一次欠薪风波后,大部分中国水手在船长查理斯·凯勒特的同意下返回广州,最终只有3名中国人现身伦敦。这三人中,有一位中国乡绅“希生”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他穿着一身不知从哪里得来的中国官服,并自称是“大清前四品官员”(《扬帆西航:耆英号的航海,1846-1853》)。这位显然是被包装过的“中国官员”一出现,就给“耆英”号这次商业航行增添了官方色彩。
“希生老爷”登岸之后,以满清高官身份招摇过市,不明就里的伦敦权贵竞相与这位“大清官方人士”握手,不久,这位“官员”就接到了展会方的邀请,参与世博会开幕式。在开幕式现场,他似乎有意凑到了前排位置。画家亨利·塞鲁斯绘制了一幅世博会开幕式的巨幅油画,而在这幅画作右下角的醒目位置,头戴顶戴花翎、身着官袍的“希生”赫然在列。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而关于“希生”之后的下落,以及他的生平甚至姓氏,中外文献都没有提及。这位在世博会上红极一时的中国人,就这样消失在历史深处。 □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