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药都展宏图 活力太和新跨越
2019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魅力药都展宏图 活力太和新跨越
走进“准国家级”太和经开区,解码发展中的“太和奇迹”
长朗先进制造研究院
太和经开区
贝克制药员工在工作中
华源制药外景
悦康药业集团
发艺博物馆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改革开放之初,太和县20万“农商大军”走南闯北,拼搏闯荡,在该县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医药集散基地,将不起眼的毛发产品行销天下,让筛网滤布成为太和的独特标签,逐渐打造了安徽乃至全国独一无二、难以复制的“太和模式”,创造出新的“太和奇迹”。

如今的太和县,更加美丽动人、更加孕育澎湃的发展动力。无数杰出的人才汇聚于太和经济开发区,研发出造福人类的药物,设计制作出更加精美的发艺文化产品,让筛网滤布成为工业发展强劲引擎……他们让“华东药都”的名号响彻华夏,让活力太和在新时代奋力迈出跨越式发展的铿锵步伐!    □李国庆 李伟山 曾梅/文

高质量集聚引领产业崛起

新时代,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发展日新月异。太和县紧盯“皖北排头兵、安徽十强县”发展定位,倾力打造“医药高地,诗画太和”,着力打造安徽县域经济“太和板块”。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抢抓机遇,奋力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产业集聚质量不断提升。

2018年,太和经开区在安徽省2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年度综合评估中名列第5位,产值增速安徽第一;安徽省商务厅开展19家培育期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综合考核,太和经开区排名第四、皖北第一;2019年3月18日,安徽省发改委公示的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太和经开区位列第9名……目前,太和经开区已形成现代医药、发艺文化、筛网滤布、绿色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此外,先进制造及现代服务业、服装、建材等领域发展也是如火如荼。

看今朝:医药产业风起云涌

太和经开区拥有“买全国、卖全国”的医药商业体系。拥有亚洲最大的医药仓库(20万平方米),5000多家(占全国85%市场)药企驻场,销售6万多种(全国品规最全)药品品规,平均每天约1亿元的现金交易额,终端覆盖全国1.5万家县级以上医院、2万家连锁药店。太和已成为全国医药商业的“晴雨表”。

同时,太和经开区还拥有配套齐全的医药产业链条。围绕产业链建设精准招商,引进了贝克制药、悦康集团、仁济制药、德信佳生物医药、银丰医药股份、四环科宝等一批重点企业。这些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拥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悦康生物新上年产2000吨头孢菌素抗生素中间体7-ACA,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步酶法生产,其生产装置是目前全球同类装置中规模最大的。贝克药业开创了中国治疗乙肝、抗艾滋病药物出口的先河,抗艾滋病拉米齐多双夫定片、奈韦拉平片和齐多夫定片已获得SFDA批准上市,成功实现国产艾滋病“鸡尾酒”组合药物零的突破。华源仁济大力推进的粉针制剂项目等,产品上市后,将成为支撑公司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德信佳生物医药与世界第三大、法国第一大制药公司赛诺菲合作,新建一类新药SK-1制剂生产线,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白血病。

看未来: 生物制药展翅腾飞

如今的太和经开区,将目光瞄准了长远的未来,着力探索转型升级的更高境界。

为积极申报“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太和经开区立足“一源、一岛、一基地”,主攻“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三大领域。所谓“一源”是指打造安徽领先的特色创新药策源地,“一岛”是指打造国内重要的医药创新创业生物岛,“一基地”是指打造世界级高端制剂产业基地。其中,生物岛建设项目将打造五个子平台:即一致性评价功能平台、国际化临床中心、分析检测中心、海外药品引进平台、全人源抗体药物发现平台。

精准医疗以及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太和经开区带来新的机遇。目前园区已经成功打造中科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引进了高安生物细胞制备项目、芯驭医学诊断有限公司第三方基因诊断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2019年3月9日,太和经开区与京东数字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京东数字科技将全面参与太和县“健康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并搭建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医保智能审核平台、中医智能医联平台、慢病管理平台、健康太和APP五大服务体系,为推动太和县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城市转型提供新动能。

为拓宽招商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太和经开区正加快“中印医药产业合作基地”建设,正在进行基地前期规划,并拟向安徽省商务厅申报国际合作园区。太和经开区孟买代表处已经建成,招聘人员基本到位,将进一步打开宣传太和生物医药的海外窗口,为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供资源保障。

发艺产业抢占全球

医药产业风起云涌,太和的发艺文化产业也不遑多让!

据了解,太和经开区发艺产业可以追溯到清朝,拥有百年的发展积累沉淀。如今这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集散地、全国最大的商品发原料集散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发制品)示范基地。基地年收购原料发3600吨,经销量占全国的50%以上,打造了“中国理发博物馆”和“中国发艺文化博物馆”。

作为重点培育项目,发艺文化产业园项目总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该项目在全国发艺行业第一个采用新型产业综合体开发运营模式,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符合新产业标准的发制品智能制造基地。

太和经开区率先把假发和美容美发相融合,形成时尚健康美丽的大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园区着力打造发艺文化产业的完整链条,布局以发制品加工、辅料加工、美容美发产品、植发、护发、洗发、生发、化妆品、美发器械制造、包装、物流、电商、教育培训等产业为主,实现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

如今,太和经开区正全力打造太和发艺文化产业“1415”工程,即以全国知名的发艺文化特色小镇为主体,“1”大支柱产业:发艺文化产业;“4”大发展方向:研发数据化、生产智能化、产品定制化、营销多元化;“1”个中心:全国重要的发制品研发中心;“5”大基地:全球第一个发制品智能制造基地、全球发制品原材料购销集散基地、全球重要的发制品成品展销基地、全国发艺文化展示与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发艺文化绿色生产示范基地。

筛网滤布冲刺百亿

筛网滤布产业是太和县特色产业之一,聚集了一批规上企业入住园区。著名企业安徽普惠织物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高强度扁丝干网,是国内唯一能够生产小于90CFM小透气量扁丝干网的企业。该公司总投资2.52亿元新上年产50万平方米高端聚酯网生产线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6亿元。安徽利通达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2.37亿元建设年产2000万平方米无纺布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000万平方米的环保针刺无纺布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5.2亿元。

2013年,太和县被批准为“省级筛网专业集群地”。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太和经开区高端规划布局了筛网滤布产业园。该产业园规划用地40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计划在“十四五”末,打造成为全国有核心竞争力的筛网滤布特色产业基地。

多个产业齐头并进

先进制造业是太和经开区的新兴产业,涉及领域包括3D打印、新材料、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其中,长朗三维设立了研发中心,重点开发3D打印在生物医疗方面的应用(数字口腔已经在研发当中),具体包括牙科植入体、骨科植入体、术前器官模型和人造器官的3D打印技术。自助研发的可触屏的桌面式打印机已经实现量产,打印稳定性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绿色新能源、建材、服装等领域,太和经开区也同样具备强劲实力,超威集团、天能集团、理士国际三大上市公司以新技术催生新产业,不断加大新产品推广应用;东盾木业、中汇木业、徽润木业、深亚木业等知名品牌企业资源共享、产业链互补,打造出木业建材新优势;纺织服装产业园以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自主品牌为纽带,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专业化分工为依托,建设体现纺织行业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优势互补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引领创新驱动新生态

近年来,太和经开区企业创新开拓,孵化出了一个又一个“太和奇迹”,为民生福利做出了卓越贡献。譬如贝克制药每年研发投入达到销售额的10%,掌握国际领先的手性药物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国内乙肝、抗艾滋病原料药的领军者。高安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1500余平方米GMP实验室,与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癌症防治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以来,太和经开区科技创新也是捷报频传,德信佳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4家企业共计5个产品获批2018年度第四批安徽新产品,9家企业入库201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孵化更多“太和奇迹”,太和经开区奋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构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配套紧密、绿色循环的产业生态圈,走生态化发展之路,让科创环境愈加优越。

为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太和经开区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先后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共建华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科大共建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共建智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实验室;与华大基因合作建立“一院一所两中心”。

中科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基地的设立,也为太和经开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基地是孵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的省级专业化基地,也是国家火炬安徽太和高端制剂特色产业基地、安徽省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高端创新创业平台。基地已入驻华大基因一院一所两中心、安徽博奥明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项目、高安生物细胞制备项目、芯驭医学诊断有限公司第三方基因诊断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华东产业研究院项目、中健食品有限公司特殊医学用食品生产项目、与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共建的安徽科太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等项目。据了解,该基地可同时孵化100多家创新创业科技型企业,同步建设区域性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制剂研发中心、仿创药物筛选中心、药理与毒理研究中心等,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目前,太和经开区还在大力推进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该项目由北京太和保兴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以“高端共享制造平台+营销网络平台”为核心,项目设计总投资规模约45亿元,建成后五年内累计可实现产值150亿元。

除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外,太和经开区还积极申报了其他一系列平台,如争取设立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基地,依托中科生物医药基地,申报省级生物医药谷青年创业园,为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发展申报“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

活力太和、魅力药都、诗画之乡、民生福地。围绕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太和经开区正在为打造发展升级版,实现太和新跨越而不懈努力。

□ 图片由开发区提供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