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先生的孩子在江西南昌县的豫章师院附属学校读初一,九月份刚开学时,学校就收了900元的校服费,现在又要求家长再补交一笔钱,费用总计2300元。有家长表示,“小孩子需要穿这么贵的校服吗?我们都是工薪阶层的家长,哪里承受得了?”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表示:“如果像升旗、像搞班级活动,别人都穿校服,那你的小孩子不穿吗?”(11月25日看看新闻)
众口难调,本就是校服订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作为校方而言,理当考虑绝大多数家庭的承受能力,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美观,让校服不至于成为某些家庭的负担。毕竟,校服存在的一个功能,就在于避免学生们之间盲目攀比,如果价格太过昂贵,也就违反了制订校服的初衷。
当然,便宜也未必就能让家长们满意,质量太差也不行。既然是孩子穿、家长埋单的商品,就应当交由家长委员会来讨论,让其和学校共同选择。遗憾的是,新闻中这所学校,家长委员会对校服的品牌、价格、样式和面料完全无法干涉,这就令人怀疑校方在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了。事实上,从校服中揩油的做法并不鲜见,甚至还有强制毕业班学生在春季订购第四套校服的新闻——没有了选择权,滋生腐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该由自己全权做主的事情,就不要大包大揽,这样既可以避嫌,也能体现对家长们的尊重。家长委员会的一个职能就是监督学校管理,为何总是在出了违规补课、乱收费等负面新闻时,需要背黑锅了就拿出家长委员会当挡箭牌,此时却又将他们抛诸脑后呢?说好的“家校携手,快乐同行”呢?
只要真心为家长们着想,变通的办法有很多:不随意更换校服的品牌和制式,让那些旧校服还能穿的孩子可以不买新校服;可以只订购单件外套,为经济困难的家庭省点钱……学校不仅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就体现在这些细节当中。因此,校服的价格高低是个伪命题,不尊重家长、权力缺乏制约监督才是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