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11月11日,第二届巢湖综合治理专家咨询峰会在合肥开幕,众多专家围绕巢湖治理展开头脑风暴。记者了解到,在发布的《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中,巢湖流域防洪能力将增强,至2035年前, 合肥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200年一遇。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到2020年,巢湖国控断面水质将有序达标。基本补齐流域防洪短板,明显增强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有效削减入河污染负荷,基本形成绿色发展格局,实现国控断面有序达标、河湖水质有效改善湖区蓝藻管控有力、污水排放监管有方、入江水质稳中趋好。
“其中至2022年左右引江济淮工程实现正式通水后,巢湖水资源搭配、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能力迎来重大拐点。”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35年,巢湖河湖水质将实现根本好转,入湖污染负荷不超过河湖环境承载能力 ,基本形成高质量绿色发展模式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本世纪中叶,美丽巢湖走进现实。”
近期,城镇及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70%,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比例95%。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到100%,入河污染物较现状削减10%~20%。
据悉,到2035年,城镇生活和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100%、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比例 100%,入河污染物不超过环境容量。从流域防洪能力来看,规划显示,至2035年前,合肥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200年一遇,巢湖、肥西 、肥东、庐江、舒城、无为等县城和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50~100年一遇,其他建制镇及工业园区20~50年一遇,重点圩口10~30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