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三个融通”带来“皖美”嬗变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11月8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我省船舶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声谷、智能制造产业、绿色制造体系、电子信息产业等一批制造业亮眼“成绩单”。

□ 王欣 记者 张贤良

船舶工业:

经过三年努力,船舶及配套企业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明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化车间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建成1~2个具备行业标杆作用的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成10个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认定1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培育“单打冠军”或行业小巨人,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同时,智能设备系统研制能力增强,无人船等新型智能船舶研发和产业化实现较大突破,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智能装备和产品。

制造业创新中心:

我省按照“一行业一中心”的方式,聚焦关键共性技术需求,2017年以来,我省已认定28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涉及智能语音、新材料、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家居等优势产业领域,其中2019年新认定9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重点建设30个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50个左右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比较完善的、能够支撑我省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中国声谷:

我省高度重视中国声谷产品示范应用,《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加强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品在广电、通信、新闻出版、汽车、家电、智慧小区、机关办公等示范推广应用。支持首台(套)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对首批次创新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系统应用,按照销售价格的30%给予生产企业一次性补助,最高500万元。我省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第三年开展中国声谷首台(套)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示范应用了一批软硬一体化终端产品。

智能制造:

安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30%,全省已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39万多台;软件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达到116家;埃夫特和巨一自动化两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名单。2018年全年生产工业机器人1.1万台,增长37.5%;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400台,增长33.3%。2018年、2019年我省共认定了45个省级智能工厂、204个数字化车间,覆盖全部地市,涵盖制造业的25个行业类别,直接拉动投资160多亿元。

绿色制造:

2019年,我省持续推进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创建,绿色制造名单建设全国领先,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3家绿色工厂以及82种产品、3个园区、4家供应链企业入选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其中我省绿色设计产品入选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超五分之一,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入选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1~9月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预计可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下降目标。我省修订发布《安徽省绿色工厂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细化了对省级绿色工厂申报和管理的系列要求,评价确定2019年安徽省绿色工厂名单,共63家企业,涉及全省15个市、19个制造业大类,企业规模大,持续盈利能力强。

电子信息产业: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分别快于全国同行业和全省工业14.7和1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居各行业首位;营业收入增长8.3%,分别高于全国同行业和全省工业2.7和5.1个百分点;生产微型计算机1630万台,同比增长12.7%,增速快于全国4.9个百分点,产量居全国第5位,占全国比重6.7 %;彩色电视机1261万台,同比下降15.2%,产量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比重8.9%;集成电路产量增长8.3%,电子元件产量增长80.4%,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40%,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7.9%,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产量增长50%以上。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