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到付款”陷阱如何纾解?
“抱团养老”值得推广
下水道吞噬儿童带来的反思
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抱团养老”值得推广

 

□ 钱夙伟

“现在有一种方式叫抱团养老,我们也想约上老同事、老朋友,找个地方尝试一下。”重庆市民文芃告诉记者,在一次家庭会议上,他第一次从外公的口中听到了“抱团养老”这个词。“外公觉得,这种方式挺好,既不会让儿女两头忙不过来,也能和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住在一起,相互关怀,老有所伴。” (11月10日《工人日报》)

要看到,于现在的大多数老人,对“抱团养老”都是渴盼的。虽然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子女“常回家看看”也是老人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但子女忙于自己的工作,也有着自己的生活,要让子女更多地陪伴在身边,也确实勉为其难。“抱团养老”让老人回归到“集体生活”,而且,同是老人,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能找到更多属于老年人的欢乐,更可以解除孤独和寂寞。

“抱团养老”还有助于化解目前社会养老的困局。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升至2.49亿,占比17.9%,即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到了2050年,其比例将占到30%。而老人中,有近半数是空巢。老人都要住进养老院,实现社会养老,显然并不现实,而居家养老则又面临护理人员的不足。固然,由于是“组织新家庭”,“抱团养老”仍然是居家养老的性质,但由于老人之间年龄、健康虽各异却也可互补,因此让互相之间的帮助照顾有了可能。应该说,于养老,这既为子女,也给社会减轻了压力。

养老事业需要政府主导,“抱团养老”固然是一种自愿的结合,但既然是一种养老的模式,有关部门其实也可以将“抱团养老”纳入养老事业的框架之内,做好引导和促进的工作,比如给予政策、服务、场所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随着智慧养老的推进,“抱团养老”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延伸到有关部门的养老服务范围之内,让“抱团养老”同样可以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照料和护理,这样的“抱团养老”自然就更让人放心。显然,如何让“抱团养老”更切实可行,有关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