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李多庆 黄曼青 记者 沈娟娟) 自2002年合肥区划调整以来,包河区城市人口猛增3倍,达到140多万,在包河区567个小区中,多是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一个小区少则五六百户,多则五六千户,还有商务楼宇130栋,新市民“进城入楼”、新农民“洗脚上楼”。
随着城市人口激增,人口结构复杂化、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多样化等新情况不断出现,11月1日,记者从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上了解到,70%问题靠服务解决、20%问题靠管理解决、10%问题靠综合执法解决的“721”包河区基层治理新路子将向全省推广。
227个网格“兜”住市民幸福感
在合肥市包河区,根据小区、楼宇的规模,整合综治、信访等“多网”,依托党组织设置,调整优化社区网格设置,把小区院落、驻地单位、商务楼宇都“兜进网格里”,将组织体系的“一条线”,延伸拓展为党建工作的“一张网”。
包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常住居民300~500户设立一个网格的标准,将全区划分为227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网格长1名。网格员每天至少巡查1次,普通家庭每年走访不少于2次,困难家庭和重点人员实行每月必访。
“在走访的同时,我们还会进行分类登记入册,动态掌握居民群众服务需求。”上述负责人说,包河区全力打造服务平台,聚焦市民幸福感,构建区级—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在方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配套的居民食堂,每天中午都会有很多社区居民来这里排队,该社区食堂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在市场化运营的基础上兼顾公益性,对辖区内的低保老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就餐优惠,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这是包河区充分满足居民实际,解决居民身边烦心事的一个缩影
“721”基层治理新路子将向全省推广
如今的包河区,逐步形成了70%问题靠服务解决、20%问题靠管理解决、10%问题靠综合执法解决的“721”基层治理新路子。
针对城市管理“条”上管得着看不见、“块”上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大共治”平台。做实区级平台,组建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日常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信息收集、任务分配、监督考核工作,变各自为政为属地一体;做强街道平台,推动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生态环保等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全部入驻,同时协调公安派出所、交警1~2位执法人员入驻,由街道统一组织开展综合执法,破解了管理职责界定不清的难题。
今年69岁的老党员何国先,是包河区万年埠街道万慈社区议事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老人退休前曾是“老政法人”,参加社区议事会后,老人每天都忙个不停,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帮助社区调解邻里纠纷,平息居民和物业矛盾,是小区出名和受人尊敬的“热心人”“和事佬”。
“引导居民党员到楼栋党小组报到,引导医生、护士、律师等具有专业特长的热心居民在楼栋注册,发挥邻里互助作用。”相关负责人说,该区通过凝聚楼栋自治的组织力量让基层治理更有成效。
据悉,包河区每年选育1000名居民党员骨干、10000名群众骨干,并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治理学院,对骨干开展轮训,提高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全区已遴选居民党员骨干1860人、群众骨干6200余人。对积极参与自治的“居民达人”,在政治上鼓励,经济上支持,激励他们发挥作用。以往“乡村有事找村支书、街坊有事找居委会”,现在“小区有事就找党小组长、楼栋长”,成为包河居民小区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