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期延长8个月 肝癌患者有望得到更有效治疗
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 “变身”三级肿瘤专科医院
无创检测 提前预警糖尿病
下一篇4 2019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生存期延长8个月 肝癌患者有望得到更有效治疗
全球首个肝癌概念性回顾式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 记者 吴善良 文/图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团队研发的新型肿瘤临床精准用药技术——基于癌症病人自体细胞的高通量体外药敏技术(HDS), 通过中科普瑞昇公司,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史政荣副教授临床团队合作进行的全球首个肝癌概念性回顾式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使用该技术治疗的病人相比常规疗法的病人,生存期延长了8个月。这一技术突破也为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提供更多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需求:肝癌发病率高 治疗手段有限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肝癌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20至40人,占全球年新增肝癌患者的50%以上。目前肝癌临床治疗手段有限,尤其是中晚期肝癌患者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少、客观缓解率低、生存获益有限,缺乏安全、有效、精准的临床治疗手段,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在肝癌的术后辅助化疗中,如何发挥现有指南内药物的临床治疗价值尤为重要。

“每个肿瘤都具有空间异质性,是独特的,并且每个肿瘤都具有动态演进性,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用药方案,这使得治疗需要个体化精准用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青松解释,基于病人个体癌症细胞的精准用药治疗策略,将是提高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突破:药物敏感性检测 指导病人吃什么药

针对肝癌临床治疗遇到的诸多困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在突破癌症原代细胞体外扩增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临床需求开发出了基于癌症病人自体细胞高通量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的肿瘤临床精准用药技术,为临床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缺乏指南用药指导的病人“吃什么药”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

鉴于肝癌在中国的高发病率以及目前国际上未有该类技术在肝癌上进行临床试验,无经验可循,研发团队选取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史政荣副教授临床团队合作,在肝癌上首先进行概念性临床回顾式验证试验。

利用该技术,史政荣临床团队针对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高通量药敏实验技术在肝癌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经过对入组170余例复发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和统计,结果显示,HDS技术指导用药组和经验性治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均无因副作用停止治疗的案例。而在治疗效果方面,利用该技术的病人相比常规疗法病人,生存期延长了8个月。

意义:费用一万元左右 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

据介绍,该临床实验是国际上首个利用病人自体癌细胞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并指导肝癌临床治疗的验证性实验,试验数据表明HDS技术在指导临床治疗癌症尤其晚期复发或难治性癌症方面有良好前景。该验证性试验的成功也有望加快该精准用药治疗技术的临床推广速度,为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提供更多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目前,这样的检测大约费用在1万元左右,检测时长为3个星期。” 刘青松解释,每个人适用的治疗药物和方案各不相同,而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最适合病人的治疗药物和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