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产业脱贫铺就群众“幸福路”
2019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巢湖产业脱贫铺就群众“幸福路”

□ 张发平 徐小中 江川 文/图
槐林渔网家家有,脱贫路上一起走
柘皋镇汪桥村一角
产业脱贫政策好,村民喜乐笑开怀
昶方村: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中垾番茄带动准扶贫
 

“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让咱贫困户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高小宝一边收网一边对记者说:“自己能做一点事,尽量多做一点,不能处处依靠政府。”高小宝是巢湖市槐林镇龙王泊后村人,曾因高空作业坠楼而高位截肢。几年来,在镇、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不仅掌握了渔网穿边技术,还承揽当地渔网企业“送网上门”的手工活,仅此每月增加收入200多元。

“槐林渔网家家有,脱贫路上一起走。”在巢湖市,像高小宝一样靠产业带动就业的脱贫事例不胜枚举。据介绍,近年来,巢湖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行产业扶贫“五+”模式,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品牌效应,打造巢湖产业扶贫新格局,为群众脱贫致富铺就了一条“幸福路”。      

特色种养撑起扶贫一片天

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巢湖市实施五大产业脱贫工程的“榜首”工程。

中垾镇素有“番茄名镇”美称。中垾番茄于2014年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并于次年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近几年来,该镇主打“番茄” 牌,通过“党建+精准扶贫”的模式,建设滨湖村大棚蔬菜扶贫产业园,带动了113户贫困户脱贫。

花正云是巢湖市庙岗乡童集村一位贫困户,妻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7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花正云学会了小龙虾养殖技术,当年就赚了5000多元,2018年又尝试稻田混养龙虾,把养虾面积扩大到8亩,今年有望实现收入2万元。“在花正云的带动下,他的弟弟花正银今年也搞起龙虾养殖。”据童集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魏志兵介绍,通过开展送“智”扶“志” 活动,全村从事种养殖业的贫困户和农户已达60多户。

在栏杆集镇,龚英三夫妇经过多年努力,成立了金谷园家庭农场,把葡萄种植经营得风生水起。2014年,龚英三再次流转500亩土地种植传统农作物,其中大部分是贫困户的承包地。如今,山曹村8名贫困户在这里务工,每人年均工资6000元。同样,柘皋镇汪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种植模式,建起经果林、瓜蒌和大棚草莓扶贫产业园,带动全村102户贫困户脱贫,每户分红有望增收1700元。

电商扶贫打造脱贫“增长极”

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建立“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已然成为巢湖市脱贫攻坚的又一个增长极。

散兵镇大岭村是巢湖市16个贫困村之一,村里家家户户种植茶叶,但茶叶没有品牌,销售零散,一直卖不出好价格。巢湖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企业获悉这一情况后,积极帮助大岭村茶叶注册品牌,为其产品设计包装、制作运营推广方案,并在大岭村收购近万斤茶叶,在安德利微商城进行线上销售。自7月份以来,已销售茶叶451件。

为了力推扶贫产品上线,该市还联合三瓜公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带动番茄、玉菇、黄桃等产品在京东扶贫馆、三瓜公社旗舰店等平台销售。同时,开发电商兴农扶贫小程序,通过“同城购”“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等方式,在线销售扶贫产品。据介绍,中垾番茄上线半个月,销售量突破一万斤,仅此带动周边50多位贫困户就业。“电子商务让我尝到了甜头。”烔炀镇凤凰村贫困户柴绍辉说,在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自己开了一个微店,销售土鸡,没想到一段时间竟供不应求。前不久,自己又开了一个网点,注册了两个扶贫产品品牌。

据了解,该市还在柘皋镇建立了全市首个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其他乡镇也在相继推进。目前,依托安德利微购商城兴农扶贫小程序,带动了20余种扶贫产品上线。

生态旅游走出绿色脱贫路

以政策为引领,以基础设施为优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巢湖市正在摸索一条绿色脱贫之路。

中垾镇太平村以“党建+观光+农业”为发展思路,投入130多万元扶贫资金,于2017年10月建成中药材扶贫产业园,带动了周边农户和贫困户共300余人就业。村委会将该产业园所分配的80%红利分发放给74户贫困户,使得贫困户户均增收不少于800元。如今,太平村芍药之花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产业之花”。薰衣草、桑葚林,荷花池、湖心亭……看着尖山湖碧波荡漾,风景如画,你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岗。从2016年起,庙岗乡坚持走旅游扶贫、绿色发展之路,引资建设尖山湖生态农业逸趣园,成功举办桑葚采摘节、薰衣草观赏节、蓝莓采摘节、荷花观赏节、油菜花观赏节等节庆活动,大大提高了庙岗乡生态旅游知名度。

“尖山湖旅游项目不仅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据该乡有关负责人介绍,尖山湖生态农业逸趣园蓝莓种植项目每年上缴村委会产业园收益3.5万元,用于带动尖山村30户贫困户分红,去年9月已完成第一次分红。企业还以500元每亩的年租金从尖山、沿山两村52户贫困户手中流转土地400余亩,帮助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余元。此外,园区有效解决了周边大量闲置劳动力务工需求,帮助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资产收益探索扶贫新模式

把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投入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资产,折成股份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使其年终坐享分红,巢湖市在资产收益扶贫上作出大胆而有效的探索。去年,苏湾镇筹资177万元,建成坊集社区扶贫标准化厂房。社区将厂房对外出租,租金用于贫困户分红和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目前,社区已将10 万多元租金收益分红给70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457元。同样,栏杆集镇石门村通过招商方式,引资建设西山50MW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每年使该村每个贫困户增收近2000元。

坝镇厨刀食品等四家产业扶贫基地采用多村联建、资金折股的建设方式,实现8个村(居)产业项目全覆盖,带动贫困户480户。受惠于产业扶贫政策,冯伟源在该镇一家速冻食品公司就业,每月工资3000多元。他说,“如今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也能照顾到家庭,镇上还给我申请了务工就业补助,孩子上学也能够享受教育资助,这日子越来越好。”据介绍,2019年巢湖市已批复资产收益扶贫项目23个,通过资产出租、直接分红、村公益性辅助岗位、就业务工、土地租赁等多种方式,预计带动贫困户4328户8286人,预计年收益397.03万元。

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梦

农业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为此,巢湖市全面推进产业脱贫工程,构建五大产业扶贫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柘皋镇汪桥村背山环水,植被茂盛,风景优美。在产业脱贫工程的带动下,该村10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脱贫后的汪桥村并没有小富即满”。据汪桥村党总支书记杨帅介绍,该村立足资自然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发展民宿、农家乐、采摘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今,该村获得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称号。

昶方村坐落在巢湖北岸黄麓镇。近年来,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走产业脱贫的路子,带领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300多亩水稻田和110亩蓝莓园流转给种植大户承包经营,不仅给贫困户带来租金收益,还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此外,村委会为贫困户开展多种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昶方村一手抓产业脱贫,一手抓美丽乡村建设。该村自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通过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加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建设,实现户户通自来水、通硬化道路,让村民用上卫生厕所,使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房前屋后绿树成荫,人居环境干净整洁。自昶方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后,村民们精神风貌明显改善,生活态度更加乐观向上,文明、和谐、进步在这秀美的乡村蔚然成风。

(部分图片由巢湖市委宣传部提供)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