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和“使命” 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肥东古城镇电商助力农产品网上行
建设社区:党建引领,多举措关爱特扶家庭
葛大店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
从“一把扫帚”到“立体化机械作业”
3上一篇 2019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一把扫帚”到“立体化机械作业”
当前合肥市城区日均生活垃圾进场量约为5400吨
□ 记者 沈娟娟
 

记者从合肥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合肥市奋力建设独具影响力的全国文明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试点立体化机械作业对城市道路进行保洁,垃圾处理走出一条“绿色循环路”。    

从“一把扫帚”到“立体化机械清扫”

2019年上半年,合肥环卫试点推行立体化机械作业, 强力推进“扫、冲、洗、洒、保”环卫深度保洁作业模式。道路分类别管理,保洁分时段进行,作业分步骤实施,“夜间立体化冲洗+精扫、白天全时段保洁+降尘”的作业模式初步形成。

从环卫设备看,合肥环卫设备实现了三次飞跃。1953年,合肥全市环卫设备仅有25辆小板车和2辆机动车。1979年~1989年的十年间,全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000多万元,填补了垃圾转运站等大型环卫基础设施的空白,实现了环卫设施建设的第一次飞跃。

1997年开始,环卫设施建设实现第二次飞跃,木头人力车、小四轮、敞篷垃圾运输车等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密闭垃圾运输车、真空吸粪车、高压冲水车、机扫车、雾炮车等机械作业车辆每天在路上川流不息。

2013年,全省最大的永青固体废弃物转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天近千吨垃圾的压缩、转运、过滤全部在“地下”进行,多重“高科技”手段让垃圾转运全程无臭、无污染。环卫设施建设实现第三次飞跃。此后,合肥又相继建成瑶海区朱砖井生活垃圾转运站和包河区小仓房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三座大站投入使用后,原先的小型垃圾转运站逐步关闭,提高了生活垃圾中转能力,杜绝垃圾转运产生的二次污染。

城区日均生活垃圾进场量5400吨

2018年开始,合肥开始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经过持续推进,截至2019年5月,合肥市共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9个,在建示范片区8个,417个社区、769家公共机构、282所中小学已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参与市民19.7万户,约60万人。区、街道、社居委垃圾分类队伍初步建立。肥东、肥西、庐江、长丰、巢湖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五点布局”正在形成。

据悉,当前合肥市城区日均生活垃圾进场量约为5400吨,除了传统的填埋外,已建设有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综合处理厂、资源化回收利用等一批项目,走出一条 “绿色循环路”。

2020年,合肥市肥东中节能项目、龙泉山皖能将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全市生活垃圾处理有望“零填埋”。规划中的五座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夯实坚实的基础。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以创建为带动,以品质为引领,以改革促发展,以生态促安全,深入推进林业增绿增效、城镇园林提质提品、城市道路增绿添彩、园林环境整治出新等行动,城乡绿化品质实现跨越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建成区绿地率达40.3%、绿化覆盖率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

据介绍,合肥市持续推进公路、铁路、河流、渠道、湖泊、水库岸线绿化,累计新改扩建绿色长廊1万公里以上。在城市快速通道、城市出入口道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铁路等交通干道沿线,高标准建设3000多公里的生态景观大道;在主要河流、渠道和湖泊、大型水库岸线,采取沿岸生态保护和近自然水岸绿化,高标准营造1700多公里防护林带。目前,正在推进乡村道路绿色长廊建设,计划3年新增乡村道路绿色长廊10000公里。

合肥市现有大蜀山、滨湖、紫蓬山、冶父山、官亭等5个国家森林(生态)公园;庐州、百花寨、东庵、九紫、浮槎山等5个省级森林公园。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3个、省级森林城镇42个、省级森林村庄398个。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