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养龟小技巧请收好!
秋虫奏鸣曲
下一篇4 2019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手想养宠物可以选择乌龟
这些养龟小技巧请收好!

 

乌龟作为一种长寿生物,对于一些喜欢养小动物,感情又特别丰富的人很适用。虽然小乌龟的行动可能较为缓慢,但是养它所花费的精力还是需要不少的。那么接下来就一起看看需要怎么培养小乌龟吧!

选择健康的小乌龟

先观察是否一直张开口呼吸,或有流鼻水的现象,这可能有呼吸道疾病,同时记得检查是否有伤口,甲壳是否有缺损,拉拉龟爪看是否有力气。同时泡水看活动力的状况。乌龟买回家后,必须先隔离观察,除适应新环境外,还要注意是否有疾病的征兆。爬虫类常常罹患内部寄生虫病,碰触后记得要将手清洁干净。

选择适合小乌龟的鱼缸

a.忌买太小的鱼缸养小乌龟,鱼缸的大小尽量比小乌龟大5倍以上。

b.放水量:不要让它时时刻刻泡在水里,放的水只要到它身体的一半就够了。

c.在鱼缸中放一些沙子或者石头,有利于小乌龟晒背和通风,可以避免小乌龟烂甲。每星期进行换水。

d.光照:将小乌龟放置在阳光可以晒到的地方,但要避免让小乌龟受到曝晒。要有阴凉的地方和水池或水盆供休息、玩乐。小乌龟的运动量比较大,适当地让小乌龟活动一下筋骨,有利于骨骼的发育。

小乌龟吃什么

小乌龟投喂食物,一般可3天投喂1次,投喂量可根据乌龟的大小而酌情增减,一般可按其体重的5%~10%投喂,在春秋季气温适中、其食欲较旺时可适当增加。此外,在冬季来临之前,要比平时多喂一些,让其冬眠准备充足的养分。

投喂的食物要求新鲜,气温很高的夏季,动物性饲料容易受热变质,不宜喂隔夜的食物,寒冷的冬天,也不宜喂冰冻的饲料,防止发生消化不良等疾病。在喂食过后,若发现有剩余的食物,要及时清除干净,避免污染水质。

春季和秋季气温较低,乌龟只在中午前后摄食,故宜在上午8~9时投喂饲料。从谷雨到秋分是乌龟摄食旺季,时值盛暑期,乌龟一般中午不活动,而多在下午17~19时活动觅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17时进行为宜。定时可使乌龟按时取食,获取较多的营养。

小乌龟饲养用水要求

饲养乌龟的用水,不宜过多过深,一般只需2~3厘米,与龟背持平即可。饲养中应根据水质的洁净程度决定是否换水,一般发现水质受到污染或浑浊时即应换水。夏季时候,水应换勤些,冬天可少换,其冬眠时更不宜多换。从秋季开始降温时,就应将饲养的缸、盆放置在避风和有阳光的温暖处。对体弱有病的乌龟,寒冷时应将水加温至20℃左右,给予保养。加温的方法,可用100~150瓦的白炽灯进行照射增温。

温度对小乌龟的影响

有人说乌龟是冷血动物,这是不对的。乌龟是一种变温动物。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乌龟便静卧水底,开始进行冬眠。到了春夏之交,水温回升到15℃以上时就开始活动、觅食。乌龟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超过35℃时,由于水温太高,感到不适也会停止摄食,因此6~8月是乌龟的摄食旺季,5月份以前或9月份以后,摄食量就相应地减少。在乌龟冬眠时,不要让其全部浸在水中,应使它处在潮湿的沙土中,并给予15℃左右的环境(不宜过高)。至翌年4月,在气温升至20℃时再喂食物。

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

经常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龟进行消毒;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土霉素或痢特灵喂食,对龟防病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要防老鼠、蛇、猫等敌害对龟的侵袭。

乌龟的冬眠期

龟每年4月初开始摄食;6~8月摄食活动达最高峰。气温降至18度以下开始停食。15度以下开始冬眠。一般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份冬眠。但是每种龟的情况不一样。翌年的3月下旬,温度回升到18~19℃左右时,龟开始进食,初次喂食应少而精,尤其在喂食后,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否则将引起消化不良等症。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与稳定,可相应增加饵料投放的数量,并定期投喂些土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50克以下的幼龟还应增加投喂少许的钙,以防骨质软化症。

饲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乌龟不吃东西怎么办?

1、乌龟在温度13度以下,进入冬眠,很正常。有些小乌龟得了眼病,因为看不见东西,所以它们看不到吃的东西,你一定要帮它们检查一下身体。

2、还是与小爱龟的身体有关,可能肠胃有了毛病或者其他毛病,快快就医较好。

3、太小的龟吃不了,饿得久了就会休眠,而太小的龟有休眠常常就再醒不过来了,所以要多喂,避免它休眠,长到比火柴盒更大的时候一般它就会自己进食了。

4、还有其他不吃东西的原因:环境陌生;冷,不吃东西;没吃过鱼、肉。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