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孝口、四牌楼、女人街岔到了长江路口……”曾经一首《合肥的石头》唱出了合肥人心中满怀的三孝口、四牌楼情结。“老合肥”都还记得,解放初,从九狮桥到十字街的淮河路是合肥商业最繁华的地段,那里应该是合肥商圈的发源地。
1959年,一座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五层百货大楼在合肥市中心四牌楼的东北角拔地而起。当时的百货大楼共分日用百货、文化用品、广播器材等38个项目,经营品种多达15000多种,其中合肥市出产的商品就占4000多种。市人民银行为了方便市民存取款,也在大楼内设立了储蓄所。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从一分钱两根的缝衣针,到“三大件”的缝纫机、电视机、自行车,市民都习惯于“到百货大楼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红旗百货大楼、汇通商厦、龙图商厦等一批大型综合百货商场在“三孝口商圈”雨后春笋般涌现,科教书店、光明影都两大文化、娱乐场所也顺势入驻。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鼓楼商厦、商之都、百货大楼、乐普生为代表的四牌楼商圈高速发展,商之都的诞生更是标志着高档商业消费的出现,但仍以传统百货商店业态的商业模式为主。
2001年,百盛凭借“都市时尚店”的定位,“引领生活”全新概念,逐渐成为合肥许多时尚一族前卫先锋,都市白领的购物首选之店。2002年,国购广场、元一时代广场相继诞生,引进了家乐福、北京华联等大型超市,这一阶段,大型综合超市成为构建购物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的主力店和主力业态。这一系列商业体的建立,使得合肥的商业业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百货业态,而是逐渐由传统百货业进入更加注重“品牌与体验”消费的一站式购物中心时代。
2007年开业的世纪金源购物中心、2010年建成的包河万达、2012年的银泰中心,合肥市民休闲购物的选择越来越多,购物中心与复合型大商业遍地开花。2013年上半年,天鹅湖新地中心、华邦银泰等开业,让人们再次见证合肥速度。一面是新兴商业迅速崛起,如最受瞩目的黄潜望板块,一面是老商圈力争转型,积极补充业态,如三里庵加入之心城购物中心,一时合肥商业万象纷呈。
2015年的万象城、砂之船奥特莱斯、宝业东城广场,2016年的瑶海万达、合肥保利广场、融创茂、滨湖银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大量涌现,市民生活品质和消费便利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据合肥市商务局统计,2018年合肥市正在营业的有53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店铺数8876个,就业人数5.81万人,年客流量达7.57亿人次,年销售收入达210亿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市中心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平坦宽阔的马路,而作为“安徽第一街”的长江路,当时也并不繁华。窄窄的淮河路作为合肥最早踏上规模发展的商业步行街,成为百万合肥人的集体记忆。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淮河路历经三期改造,由线及面、提质扩容,逐渐向现代商业街区发展。如今的淮河路步行街交通便捷,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商业繁荣,极具活力。
如今,特色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以其特有的内聚力和辐射力,有效集聚城市资源,激发市场活力,越来越受到市民关注。合肥市的特色商业街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市场培育,城隍庙、七桂塘步行街、罍街、巢湖耳街、庐江·中心城步行街等一大批特色商业街相继建成,其中淮河路步行街、罍街获得国家级特色商业街称号。这些特色街区的建成,为合肥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创新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