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房地产行业也经历着沧桑巨变。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筒子楼,80年代的单元楼,90年代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跃层、别墅,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合肥房地产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见证了合肥市城乡居民住房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感谢美好的生活。
筒子楼是居民对住房的原始印象
20世纪60年代,王阿姨来到合肥市区,成为了安徽纺织厂的一名工人。“那时候的合肥人口不多,基本上一环外就人很少了,还有就是瑶海区这里因为工厂多,人也多一些。”王阿姨说。据她回忆,当时整个合肥基本上没有超过6层以上的房屋。“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大家基本上都住在筒子楼里,一层大概得有五六户人家。”王阿姨口中的“筒子楼”是改革开放前国内的“主流户型”,仅在每层或楼外设有公共卫生间和厨房,生活十分不便。
结了婚几年之后,王阿姨搬进了瑶海区南陵路上的一栋红砖房。王阿姨在那里一住就是几十年。“那一片的红砖房基本都被拆掉了,里面的住户都搬到了新盖的楼房里。”王阿姨说道,“现在我住的房子是这几十年以来我住的最大的一个,虽然面积不是特别大,但是‘五脏俱全’,我从没想过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生活的变化能这么大。”
九十年代的代表是集资建房
在1988年住房制度改革前,虽然合肥已经成立了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但整体的开发规模仍是微乎其微。就在90年代初,合肥市停止了公有住房无偿分配,国有企业集资建住房方式从1992年开始得以大规模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合肥市采用集资方式建住房达25万建筑平方米、3500套。
在合肥十中老校区正对面,现在仍有几栋三层结构的砖瓦小楼,从外形上看与周边的高层住宅显得格格不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几栋楼的历史已有数十年之久。在1987年从合肥十中毕业之前,市民郭女士就一直住在这里。郭女士的首套住房正是通过集资的方式开发建设的。据她介绍,自己的集资建设房在1995年正式交付,“那套房子是两室两厅的结构,面积大概80㎡。”
商品房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从我出生一直到2006年,住的是一个单位集资建的小区,2006年之后我们家就搬去了一个新小区。当时那个小区里的业主基本都是同一个单位的职工,大家的家长和孩子基本都认识。”小张说,“这对我来说就像是以前的‘大院’一样,大家互相都很熟悉,算是我的一种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小张是叉车厂的一名员工,随着房地产市场商品化的发展,以及老百姓对人居要求的提升。“大概是2003年左右吧,我父母决定换一套新房。”他回忆道,当时整个合肥市在售项目也没有很多,所以基本没怎么挑选,便迅速确定了要买的户型,他们看中了当时位于庐阳区的一套商品房。
刚需让高层住宅市场火爆
小虞是国企单位的一名主管,工作两年,事业稍微稳定下来,小虞发现身边的人都在关注房子的事,意识到租的房子比较将就,频繁的搬家也让人身心俱疲,考虑到自己以后要在这个城市成家立业,肯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便开始去了解房价,关注哪个地段好,哪家房企的房子质量和物业有保证之类。综合下来,2008年小虞和父母一起努力买了套高层住宅。
买房以后,因为需要还贷款,小虞的生活压力一下就大了很多,小虞的态度却很乐观:“我觉得还贷是降低了日常的生活品质,但另一方面会激励自己去努力挣钱,当前的收入不算多贷款又不低,我想着熬过这几年就好了。”小虞笑着憧憬道:“现在还年轻,等我以后条件好了,再换一个更好的房子。”
改善性住房需求变大
小磊是一名销售,他说:“在我最难的时候,我下了班还会去大学城那块摆地摊,赚点外快,这样一来也提升了与人交谈的技巧,虽然内容不同,但总归都是销售。”在生活的磨炼下,小磊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拿下很多重要项目,也积攒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小磊今年刚好毕业十年,“我有了一定的积蓄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买房,我买的时候还是2013年,相对比现在的房价来说还不算贵。”小磊露出了一抹笑容说道:“当时身上全部的钱付了首付以后,压力突然就大了起来,我主要想换大一点的房子,孩子会住得舒服点。我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其实逼自己一下,生活节约一点,还贷的日子没有那么难过,我很庆幸熬过了当初那么艰难的日子,我相信以后会更好。”
别墅成为部分大家庭首选
2013年大学毕业后,小王立马回到合肥找到了工作,父母觉得小王暂时还不会搬出去住,爷爷奶奶也住在一起,也不用考虑学区的问题,可以考虑购置一套别墅。
“现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各种各样的购房者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在他看来,不论是高层还是洋房,跃层抑或是别墅,每一种需求基本都能找到对应的户型。“选择多一些总归是好事,也能从侧面说明这几十年来合肥房地产事业的茁壮成长。”小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