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炼狱般的两个月假期后,家长们终于等到了孩子开学。结果有的父母,孩子一开学反倒崩溃了……因为,班里25个孩子,23个班干部,却没有自己家孩子。“我家(孩子)就是没入选的之二! ”(9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
其实,班干部制度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班干部太多太滥,就会出现问题。试想,一旦大家都是班干部,都拥有了自己的“特权”,就会心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之念,你在这方面管着了我,我便在另一方面盯住你,要么“官官相护”,互不干涉“内政”,大家一团和气,一致对付学校和老师;要么互相挤压,打击报复,分别向学校和老师打对方的“小报告”,其结果是既得罪了别人,也让自己受罪。然而,就学生而言,都是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大家都处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没必要给他们派发那么多“官帽”和“权力”,让他们“互相伤害”。
不可否认,班干部太多太滥,既破坏了学生之间的团结互爱,又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比如,此前据媒体报道,连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学会用零食换班干部,梦想“用一个学期的零食,换一个中队长”,表明其幼小心灵,已经过早地受到了功利思想的侵蚀,这显然是个危险信号,更不是学校和家长想看到的结果。
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争名夺利的训练营。如果学校和老师习惯于向学生“批发”班干部,过多地依赖于班干部去管理班上的纪律,甚至让他们记下违反纪律同学的名字,去打“小报告”,从小处讲,是教育责任的转嫁;从大处讲,教坏了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可见,完善班干部制度,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应注重人人平等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