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扎根地质一线,一年200多天风餐露宿,他一身泥浆一身油,干一行爱一行,舍“小家”为“大家”,让探宝“银针”不断前进,在业内被称为“地质神兵”……
朱恒银,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或许在环境艰苦的野外工作久了,60余岁的他皮肤较黑,一言一行之间有着独有的力量感。
从一名普通的钻探工人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钻探专家,并当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成为安徽省首位“大国工匠”,他攻克了定向钻探技术难关,将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创造了上千亿元的经济价值。
“三光荣”精神在青年心中扎了根
1976年,朱恒银从农村招工来到地质队,成了一名地质钻探工人。“很多城市都因矿而兴起,像我省的铜陵、马鞍山、淮北等。”朱恒银告诉记者。
这份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我们野外作业住的是‘干打垒’房子,有时住农家牛棚,面对荒凉艰苦的环境,我和不少年轻人一样,也曾犹豫,干这行有出息吗?”朱恒银回忆起青年时代。
“一位地质队领导曾对我们说,你们别看现在这里一片荒凉,可是地下埋藏着大量的宝藏,靠你们青年人把它勘探出来。地质勘探是国家建设的‘地下尖兵’,从事地质找矿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朱恒银感慨地说,正是这样一番话,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地质三光荣”精神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
“远看像是要饭的,近看像是拾破烂的,仔细看是搞钻探的。”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钻探人的形象描述,而朱恒银一干就是44年。44年来,他有一万余天从事野外钻探工作,“每当从地下深处取出矿心时,我们就无比高兴,能为国家找到大矿和富矿是我们地质人的梦想和使命。”
44年坚守地质一线钻出了名堂
从业以来,朱恒银走遍了大江南北、淮河两岸,参加了许多大型、特大型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让他备感自豪的是,团队在霍邱找到了储量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的特大型铁矿,在金寨找到了单矿体储量世界第一的金寨沙坪沟特大型钼矿。朱恒银亲手设计施工近千个钻孔,完成地下钻探工作量约50万米,创造了没有报废一个钻孔的奇迹。
人们都说,“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地质钻探就要克难而进,敢钻肯钻会钻。当钻探工人期间,朱恒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搞“五小”创新,有8项成果在钻探施工中应用,获得了各级奖励。“这激发了我创新的热情,更加坚定地向地球深部进军!”
44年来,朱恒银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工程和研究项目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的《深部矿体勘探钻探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将我国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钻探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10余个省及多个矿区推广,为我国深部找矿的突破作出重要贡献。
匠心长存最可贵。朱恒银对地质工作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白天守工地,晚上搞设计、写报告,从来没有真正的节假日。他时常为了解决一项施工难题,吃不香、睡不着,生病住院期间还坚持在病床上搞设计,有一次住院做手术,刀口还未拆线,就急忙出院了,为的是解决钻探中原状样取心问题。他躺在车上从六安到江苏泰州施工现场,等把问题解决了,他才返回六安市中医院住院。
从2010年开始,朱恒银着手编著两部深部钻探技术著作,每天晚上伏案工作到深夜12点,终于用3年时间完成约100万字的著作。“这些年在工地钻机过年是常有的事,1983年,为了霍邱李楼铁矿定向钻探技术攻关项目,老母亲病逝我也未能赶回去见最后一面,妻子生孩子时也无暇照料……”说起家人,朱恒银感到愧疚和伤感。
以担当和创新啃下“硬骨头”
危急关头,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朱恒银团队被业内称为“安徽地质神兵”。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7月2日,在上海地铁四号线隧道重大塌陷事故抢险工程中,朱恒银带领团队经过7昼夜紧张施工,将一场灾难化于无形。
当时,该施工隧道内出现大量涌水、涌砂,地面瞬时大面积下沉,市区地表路面下陷,周边两栋8层楼均向地下沉陷两层,附近的黄浦江大堤和24层高的税务大厦也受到威胁。糟糕的是,外调的多家施工队伍均抢险失利。此时,朱恒银接到求援电话,险情就是命令,他带着施工人员火速抵沪参加抢险。
“在抢险中,最关键的是解决地表钻探向隧道内灌浆通道问题,我们带着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方案和措施。”朱恒银说,经过7天7夜奋战,采用先进的定向钻探技术和施工工艺,最终顺利遏制了地面继续沉降的险情。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国家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正式启动。朱恒银团队承担科学钻探3号孔任务,该孔位于地震断裂带最核心部位,属国内外罕见的复杂地层。
“当时4、5级余震不断,钻孔至1175.4米处与1186.77米处均发生事故,我们一时举步维艰。”然而,朱恒银还是选择钻下去,啃下这块“硬骨头”!
朱恒银带着团队,冒着余震危险连续作业,确保了岩心的原状样和94.6%岩心采取率,钻进深度达1502.30米,不仅超过原设计孔深,还攻克罕见复杂地层钻进、大直径取芯和高应力下钻孔护壁等一系列技术难关。
他还想带出更多的年轻钻探人
作为钻探专家,朱恒银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多年来精心培养出一大批行业精英。在带徒过程中,把长期积累的要诀和知识,手把手传授给他人,在他带领的团队中,近年来先后有30人荣获了国家和省级荣誉,深部钻探创新团队的行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33岁的王强是313地质队探矿所工程师,也是朱恒银的徒弟。“我读书时,就对朱教授的业绩十分佩服,研究生毕业后,就‘奔’着他来到了313地质队。”他说:“朱教授曾教导我们,一个小细节也可能会使钻孔报废,所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他严谨的态度、脚踏实地和探索精神让我们后辈受用终生。”
“地质事业需要年轻人接班,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投入到找矿报国的火热实践中。”朱恒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