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某一天清早,在合肥安庆路上的照相馆里,三十多岁的照相师傅齐义芳正在忙碌着,最近预约来拍照的人很多,照片要经过摄影、冲洗、显影、定影、上光、修补、剪切等好多道工序。那个时候,摄影很慢,一切都有仪式感。
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晃70年过去了。影像再现历史,初心致敬未来,我们搜集了许多老照片,梳理来时的路。 □ 记者 孙婷/文 马启兵/图
合肥最早的照相馆之一
8月6日,安徽画报记者来到合肥市人像摄影协会会长齐治强的家中,他是合肥最早的照相馆之一——艺芳照相馆的创办人齐义芳之子。
提到合肥老字号照相馆,很多人都习惯提到人民、长淮等照相馆,其实这几家都是解放以后新开的,当时同属于原合肥市饮食服务公司。然而艺芳照相馆,早在解放前就已存在。
齐义芳是安徽最早专业从事人像摄影的摄影师之一,1916年生于安庆,从十二三岁时,就在安庆一家翠芳照相馆做学徒,几年之后,和一个朋友单立门户,另开了一家照相馆,但好景不长,抗战之后,他到了立煌县(今安徽金寨)重新开了一家照相馆——艺芳照相馆。他用自己名字“义芳”为照相馆命名,但又想到“义”与“艺”两个字音同字不同,做店名,还是“艺”字比较好。
解放后,齐义芳将照相馆搬到了合肥安庆路上,只有老合肥才知道当时的艺芳照相馆,更多人记得的是后来搬到了逍遥津的艺芳照相馆,当时来照相的人很多,每逢喜庆的日子,到照相馆留个影,是当时合肥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名人拍照的佚事
孙仲德、严凤英都曾到艺芳照相馆拍过照。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春节期间,严凤英到逍遥津艺芳照相馆拍照。据悉,严凤英照相很自然,那次拍了六七张,拍完后严凤英跟齐义芳商议说,她第二天没有时间来拿,能不能找人送去。第二天齐义芳就把样片送到她家,她看了那几张照片很满意。
当时照相馆生意好时,齐义芳拿出全部家当,还借债去南京买了一台转机,这是合肥市第一台来自美国的360度转机,在当时就是价值好几万的东西,“尽管母亲提醒父亲不要冒那么大的投资风险,但父亲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仅很快收回了投资,还用这台机器为当时的省市领导拍过无数次的照片。”
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合肥时,尽管当时齐义芳已经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亲手购买的转机,被省委机关借用到稻香楼宾馆,给毛泽东主席和省市的同志拍了张高质量的合影。
可惜的是,那台相机在齐家并没有待多久,就赶上了“文革”,相机也被充公了,所有的相片都被销毁,大量珍贵的资料无一幸存,齐义芳被错划为右派,工作也被调至离市区很远的工厂区照相馆。1979年,齐义芳同志的历史问题得以平反,受到公正待遇,1980年当选为合肥市第六届政协委员。
齐治强子承父业,他也曾拍过很多经典的照片,其中就有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舫的肖像。
齐治强回忆,有次王少舫先生来到了照相馆,指明要齐义芳先生的儿子亲自拍。当时连续拍了好几张,都不理想。王少舫先生累了,正坐在椅子上抽烟,突然,齐治强先生发现那个角度分外传神,抓拍了几张。这张人物肖像后来还得了奖,黄梅戏的不少宣传材料上至今还在使用。
如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拿手机摄影,但回望70年,回望安徽人像摄影的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老照片本身,更有那些照片承载的一代人的情感,和时代发展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