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心萍
部分贫困地区“超能力”出台保障政策,医保基金面临“穿底”风险;一些贫困户赖床不走,甚至争先恐后当“患者”……记者调研发现,由于基层大病病种标准缺失、监管乏力,部分民营医院蓄意骗保等,一些贫困地区小病大治普遍存在,“伪患者”屡见不鲜。应尽快研究出台符合实际、可持续的健康扶贫保障长效机制。(8月7日《半月谈》)
健康扶贫是整个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不断加大政策力度和资金投入,推动健康扶贫的深入开展。不过,记者在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多个贫困地区走访了解到,如今一些贫困地区小病大治、浪费医疗资源情况并不鲜见。比如,一些贫困户认为病房条件好,水电费也不用给,发病了还有医院兜着,住院比住养老院还舒服。而记者调研了四川、甘肃、贵州一些比较典型的贫困县,发现一些贫困县对贫困户的医保报销比例非常高,有的超过90%,部分县甚至实现百分之百。如此“高福利性质”的保障政策,也使得医保基金面临“穿底”的风险。
一些贫困户何以把医院当家,争先恐后当起了“患者”?想必原因有二:其一是一些贫困户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存在瑕疵,把健康扶贫完全当作了“唐僧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多久就吃多久,甚至片面认为这就是贫困户应有的“福利”,不要白不要;其二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兜底政策“关怀过度”,不计成本、不计效益、不计后果,导致出现了小病大治、赖床不走等突出问题。此外,再加上部分民营医院故意套取医保基金,诱导一些贫困户小病大治,由此也催生了一些“伪患者”和赖床的“钉子户”。
健康扶贫不是“唐僧肉”,如此“吃”下去,只会把医保基金“吃穷”“吃垮”,别说是资金捉襟见肘的贫困县,就是腰缠万贯的富裕县,也承受不起这种巨大的损耗和浪费。一方面,一些贫困户把医院当“家”,小病大治、赖床不走等,人为制造医疗保障上新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产生“从众效应”,助长这种“伪患者”“钉子户”成风成势。而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当,还会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
所以,在健康扶贫领域,不能再任由这种“粗放式”“兜底式”“全福利”的模式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