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哪吒引教育反思: 善待“孤独的熊孩子”
科学抗旱,保障花境景观效果
团结一心,群起抗旱
他们远在边疆
3上一篇 2019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他们远在边疆
却冲锋在科学报国“前线”
 

——哈工大“八百壮士”谱写时代华章

上世纪50年代,800多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热忱,从祖国各地奔赴远在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他们扎根边疆,不畏艰难,建立起一批新学科,创办了一批新专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当时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5岁,历史为他们留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哈工大“八百壮士”。

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中国工程院院士、86岁的沈世钊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已在哈工大度过了60余载春秋。

1953年,年仅20岁的沈世钊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远离家乡亲人,来到哈工大成为一名师资研究生。三年后,他留校任教,从事木结构研究与教学。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迎来而立之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被确立为我国学习苏联的样板学校。像沈世钊一样,很多青年教师响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号召,从南方的“鱼米之乡”一路北上,来到天寒地冻的北疆。

“我们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经历过那些真真切切的苦难。新中国成立后,年轻人干劲儿十足,一心想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沈世钊说,当年的东北缺油少肉,校舍简陋,他们都不以为苦。在他们心中,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哈尔滨锅炉厂急需专业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秦裕琨回忆说,1954年,在他从上海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就参与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当时是学习苏联技术,今天我们的技术已在世界上领先。”秦裕琨欣慰地说。

虽然人才急需,但哈工大培养学生始终坚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哈工大原党委书记吴林说,当时的哈尔滨电机厂、鞍钢、一汽等等,各大工厂都活跃着哈工大毕业生的身影。他们进办公室能画图设计,下车间能抄起家伙干活儿,哈工大因此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开创中国多个“第一”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哈工大几乎是白手起家。“八百壮士”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在摸索中起步。短短十余年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教学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杜善义,1980年到海外做访问学者。他头一次了解到复合材料这个领域,为了多学知识,别人一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周就看完了。很快,他创新性提出将力学和新材料研究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这一新思路获得了国际国内一致好评。

哈工大航天学院参与了“试验卫星一号”“试验卫星三号”“空间激光通信”“载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在航天上,每减轻1克重量,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新材料的出现将带来一场新变革。”杜善义说。

我国首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首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小卫星,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在国内率先开展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研究,研制成功的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首次揭示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哈工大出示了一份亮丽的科研成绩单。

明年哈工大将迎来建校百年。一代又一代“八百壮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将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多强劲新动力,书写更多时代新华章。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