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三尺讲台,登上社区“舞台”。
20多年社区一线工作,她与团队从一片烂泥塘着手,打造出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居民夸赞她为邻家“好大姐”、社区“好书记”。
今年2月,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波入选中宣部、民政部评选的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24年前,为缓解部分市民住房难,武汉市在江岸区后湖一片烂泥塘上,建设了一批经济适用房。正在学校任教的王波决定,从学校辞职到社区“创业”。
“别人都觉得我是放弃‘金饭碗’,端个‘泥饭碗’。”王波回忆说,她就抱着一个简单想法,“校园里有三尺讲台,社区里也有广阔舞台,一样大有可为。”
房屋好盖,社区难建。社区工作人员人手有限,关键还得发动居民参与。借鉴“支部建在连队上”的经验,百步亭社区决定在每个楼栋建起党小组。
“社区里有大学问。”王波说,依靠党组织、发动每一个党员和群众,问题迎刃而解。
广场舞噪声扰民,养狗引发邻里纠纷,业主与物业矛盾,这些都是社区经常遇到的难题。
“有意见不怕,我们得一条一条摆出来,再想办法解决。”王波说,经过三个多月的征求意见和反复磋商,社区通过《百步亭社区宠物管理公约》,约定时间内可以在公共区域遛狗,但必须负责处理好粪便,违规的要接受处罚。
借鉴这次“狗患”处理中的得失,百步亭形成居民“提议题”、多方“出主意”、群众“拟方案”、张榜“开言路”、组织“定公约”、表决“说了算”的“六步议事法”。
在不少居民心中,王波不仅是社区“领头雁”,也是患病老人的“女儿”,单亲母亲的“妹妹”,困难家庭的“知心人”。
“生病期间,我几次都想放弃,是王波书记和姐妹们救了我。”67岁的社区居民胡中琴每次回忆起家庭遭遇的困难时期,总是禁不住热泪盈眶。
“一人走百步,不如百人走一步。”王波说,居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社区就能成为温情满满的“大家庭”。
志愿者已成为百步亭社区最亮丽的风景。孩子放学了,可以在邻居奶奶家写作业;大爷拄着拐杖下楼,总会有人搀扶。百步亭18万居民中,注册志愿者就达到4万多人。 □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