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6·18”电商大促,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上看到,纸品、尿不湿等产品,标明“电商专供”款的比较多。但也有市民表示,很多商品并未有相关标示,导致自己以为“买到就是赚到”,其实却有可能隐藏了“价低质劣”的猫腻。(6月18日《新京报》)
电商自诞生以来,最为消费者所青睐的还是相对于实体销售的价格优势,因电商模式从生产向消费直线连接,减少了传统商品营销的中间环节以及繁琐的物流、仓储、店铺等成本,可以大幅度地让利消费者。建立在价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商,始终维系着低价的竞争模式,而随着电子商务取代了传统商务,价格竞争从模式竞争的手段开始变成了平台内部竞争的手段。
然而,价格竞争不是没有极限的,平台商家既想用低价赢得市场,还想从低价中获得利润,那么牺牲的只能是品质。相对于过去平台商家对企业货源的依赖,如今的企业则反过来依赖电商的销售渠道,平台电商利用这一优势来倒逼企业,“电商专供”就会出现“因价订制”削足适履的问题。而现状正是如此,尽管这些“电商定制”的商品,并不一定都是不符合标准的劣质产品,但是低价低品质的供给,只会不断蚕食消费者的信任与商家的诚信,而对于很多品牌的商家而言,一味地迎合平台电商的经营策略而选择缩水减配、偷工减料,也是在自毁品牌形象,共同的急功近利无异于饮鸩止渴。
其实,就消费而言,无论商品营销的模式如何改变,其商品与服务都不能偏离消费者这个中心,低价可能会短期吸引消费者,但只有品质才可能保证消费者长期的依赖。“电商专供”不能在“唯低价”中迷失,除有必要加强对平台电商经营行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消费侵权行为,防止恶性竞争之外,恐怕更需要的还是平台商家转变经营理念,精耕深耕市场,根据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来“定制生产”,提供更具个性色彩的供给,求得品质、消费口味与价格的有机融合,摆脱同质化的低价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