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年少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许多人都看不起他,只有桥玄说他将来必能做一番大事。桥玄去世后,曹操十分悲痛,总想到桥玄墓前祭奠一番。他深知桥玄是他的恩师,没有桥玄就没有他曹操的今天。一次,他出征途中正好经过桥玄的墓地,于是他就前往祭拜这位恩师。他写了一篇悼词说,桥公啊,今天我来看望你老人家了。记得你说过,你死后,要我带上一只鸡、一壶老酒来祭拜。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走过三步就要肚子疼,现在我已经准备了太牢之礼(带上一头牛)来祭奠,自己应该肚子不会疼了。祭文洒脱自然,凸显出了曹操率真的性格。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曹操的儿子曹丕也写过一篇悼文,是悼念他的好友、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的。这篇悼文更令人叫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王粲在出征途中死于瘟疫,年仅四十一岁。消息传来,整个文坛被震动了。曹丕更是不胜感伤,他亲自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下葬那天,在王粲墓前,按照规矩该念悼文时,曹丕却说:“仲宣(王粲的字)平日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吧!”随即自己学了一声驴叫,此声不仅惟妙惟肖,而且凄厉高亢如同悲鸣。众人听后,无不受到感染,悲从中来,于是都认真地学了声驴叫。这个故事历史上叫做驴鸣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