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拥有健康的交际心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
在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有多种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心理的形成。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让学生敢讲敢说。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可能有许多不成熟,甚至幼稚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起码对学生来说是挑战自己,开动了思维。因此教师要包容、鼓励。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只要不打压学生的积极性,久之,学生敢讲、爱想,就能呈现出积极的表达交流的学习氛围。
一些教师认为,有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多做些题目,有些教师怕教学时间来不及,让学生说还不如教师讲算了。殊不知这些“舍不得花时间”“教学时间来不及”,实际上是教师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他们说得不好时,应给予鼓励和扶助,使其充满信心、大胆表达。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可以说:“不错,如果你能注意到某个地方,答案就更完整了”;当学生说错时,可以说:“没关系,你可能某个地方混淆了或搞错了,再想一想”;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你真肯动脑,有新意。”
二、教师语言要规范,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在备课时,要注意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不要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比如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误导。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带来良好的影响。
三、教师要教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题目,学生能够解决,可是当问到他,你是怎么想的时候,他说了半天也表达不清楚。这说明学生没有很好的条理化叙述,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和训练。
四、灵活多样的方式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就是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同桌交流和学生小结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小组合作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可以先告知学生汇报的流程,让学生学会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并说出自己个人的理解及过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就能很流利地表达。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同时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节课的要点。
综上所述,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教学任务。尽量多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