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苍穹 推开宇宙的门
少年何不带吴钩,科学报国正当时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向青少年传递南仁东精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少年何不带吴钩,科学报国正当时
——读《仰望苍穹: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浩瀚的星空充满好奇,探索从未停止。而少年的南仁东就是一个怀揣“手摘星辰”梦想的孩子。带着这颗梦想,他毅然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军校保送名额,“非清华北大不上”;带着这颗梦想,他以高出50多分的成绩,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这个“国家最需要的专业”。那时候,北京古观象台是他最常去的“景点”,仿佛在那里,他可以和古代的天文学家对话,可以窥探浩瀚星空的秘密。大学毕业后的南仁东,在无线电厂度过了漫长的十年,1978年,他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研究生。

可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历经劫难百废待兴,科学领域也是如此,就连最基本的天文观测都需要向外国租借望远镜,而且每次只能用一个小时……书中风趣而又无奈地写道:就像一个庄稼人,没有自己的犁和耙,要向邻居借,还要看邻居的脸色。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南仁东受聘日本国立天文台客座教授,薪资是国内的300倍,不过在南仁东看来,不过是在邻居家里“打长工”。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建立自己的射电望远镜!

大国当有重器。1994年,南仁东正式提出他的伟大设想:建一个500米口径的世界最大望远镜!南仁东的理由很充分:500米口径可以接收到来自137亿光年之外的电磁信号,这几乎是宇宙的边缘,也意味着宇宙对于我们没有了死角。

接下来的22年,是真正考验一个科学家韧劲的22年。从最初设想到正式立项、选址落实直至2008年工程奠基,整整用去14年!而从开工建设到正式竣工,又历经了数不清的坎坷。单是一个钢索疲劳问题,就进行了103次试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22年来一个个励志的故事,真实反映了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凭借超人的工作强度、惊人的工作毅力,完成了我国天文学史上的壮举,重新定义了我国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地位。

少年何不带吴钩,科学报国正当时。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你,准备好了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字编辑室副主任 杨贤稳)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