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怀揣着改革创新基因、工业强县梦想的肥西经济开发区,率先从全省县域中破土而出,一跃成为安徽四大千亿产业园区之一,是安徽唯一一家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的省级开发区。
28年风雨兼程,28年奋勇争先。在这里,安徽第一家外资企业肩扛“开放大旗”正式诞生,从此拉开了安徽开发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大幕。在这里,江淮汽车、TCL等龙头企业欣欣向荣;汽车、家电、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高铁南站、新桥机场,广迎四海客商。
饮巢湖甘露,依人才名城,傍翡翠公园,享立体交通。4月17日,市场星报记者跟随安徽省商务厅走进“媒体进园区”行动第六站——肥西经济开发区,探寻安徽第一家县级工业园从百亩农田到千亿桃花的蜕变历程。 安徽省商务厅:确保“媒体进园区”做出实效
对于此次安徽省商务厅“媒体进园区”行动走进肥西经济开发区,安徽省商务厅处长卢宏世寄予厚望。
他表示,全省开发区宣传推介工作是安徽省政府赋予安徽省商务厅的一项重要职能,开展“媒体进园区”行动是安徽省商务厅服务管理开发区的一项重要举措和“一对一”精准服务管理开发区的直接体现,该厅将继续深入推进,确保“媒体进园区”行动做出实效,落在实处。
“宣传推介是实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作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引领者,开发区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宣传推介,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卢宏世看来,开展“媒体进园区”行动是做好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打造开发区营商环境的得力助手,是塑造开发区良好形象的最佳推手。因此,开发区要继续充分利用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扩大安徽开发区的对外影响力、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安徽开发区品牌。
谈及肥西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卢宏世盛赞有加:“肥西开发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抢抓发展新机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展现了新面貌,可以说是‘千亿桃花,创新引领,制造强区,多彩肥西’。”
怀揣开放基因,培育壮大本土企业
4月17日,市场星报记者见到了肥西县委常委、副县长、肥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吕戈,作为从1996年就开始从事开发区建设、管理工作,深深扎根于开发区20多年的“开发区人”,谈及肥西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他深有感触。
“开放是开发区的永恒主题,我始终相信,肥西人骨子里是怀揣着开放基因的。”吕戈介绍,1991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合肥市委市政府实施“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战略决策,成立了安徽第一家县级工业园——合肥市桃花工业区,也就是现在的肥西经济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桃花工业区自成立之初,就承载了安徽对外开放的重大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诞生于肥西县的安徽第一家外资企业,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第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并在此被培育成为肥西县第一家本土上市公司。“可以说,安利材料是与肥西经济开发区共同成长壮大的一家企业。”吕戈回忆,当时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安利材料的设立为我们安徽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拉开序幕。
注重融智聚商,规上工业总产值破千亿
2018年,安徽肥西桃花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安徽肥西经济开发区。
吕戈表示,多年来,肥西县始终把企业服务、工业企业发展放在工业强县的战略里不动摇,从2015年到2018年,肥西经济开发区连续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破千亿,其中2018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00多亿元。2016年进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期,被科技部评为科技创新力全国第15位。
在产业发展上,肥西经济开发区注重“融智聚商”。
“我们着力打造‘2+3+x’产业战略新体系,作为开发区两大主导产业,2018年,汽车及配套产业、家电及配套产业产值占比近50%。在坚持做大做强两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开发区精心培育壮大以泰禾光电、亿帆生物、安利材料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于2017年成功获批合肥智能成套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采访中,吕戈骄傲地向记者介绍。 据悉,目前肥西经济开发区已经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高新技术企业174家,上市企业32家,并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 14所高等院校环绕周边,青年才俊10万余人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依托人才资源,全方位制度化服务企业
要留得住企业,人才是关键。“我们开发区周边有十几所大学和很多科研院所。上级领导评价合肥是个养人的地方。”吕戈认为,养人无非两个方面,工作和生活,首先有工作的平台,这样才能留住人,“我们引进了高智能项目、高科技项目才能留住人;在生活方面我们也建设了人才公寓、高档社区,让在我们开发区工作的高端人才安居乐业。”
吕戈认为,在“十二五”以前,合肥市的重大项目落在国家级经开区居多,这也是肥西县为何工业建设没有形成很大规模的原因,“十三五”开始,随着国家级经开区平台的承载力日趋饱和,肥西县拥有广阔平台、空间、承载力的优势也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我们要做的,一个是对接合肥市,一个是把自己的产业平台做好,做好承接、对外开放、服务和平台的提升功能。”他说。
在服务企业方面,肥西经济开发区同样“奇招”不断。对此,肥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徐瑞廷如数家珍。
“我们积极优化招商议事规程,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经济圈,承接优质项目,政务服务实行‘一网一次一门’。”徐瑞廷说,“园区实行洽谈、签约、拟建、开工、投产、达产‘六个一批’项目管理机制,提供‘一条龙’‘专人定制’服务,吸引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纷至沓来,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定期调研走访,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发展难题。”
漂亮成绩单,为肥西经济开发区做完美注解
不负多年奋力发展,如今的肥西经济开发区,其成绩单可谓优异。
“2018年,园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48.3亿元;税收45.01亿元;工业投资62.5亿元,同比增长21.6%,进出口总额17.9亿美元。” 徐瑞廷介绍,如今,肥西经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多年领跑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开发区前列,先后获批国家级合肥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合肥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园区等称号,已成为工业强县的先行者、百强肥西的主力军、合肥大湖名城的重要增长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徐瑞廷表示,肥西经济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全县“聚焦高质量,冲刺五十强”目标,强化以商招商;积极引进绿色低碳、智慧产业;组织开展“四送一服”系列活动;壮大投融资平台;利用“数字化城管”建立城市管理新模式,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肥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李友群也表示,开发区始终继续不断培育、发展、壮大本土企业,营造最佳的营商环境。
发展只是手段,最终要增强群众获得感
“项目是我们的生命线,老百姓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发展产业、发展工业目的是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吕戈认为,肥西经济开发区要不忘初心,做好为外资企业、为工业企业集聚打造好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精简的、高效的机制和体制,也要服务于当地老百姓,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上级决策。因此,在生态宜居方面的亮点同样可圈可点。
采访中,记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翡翠公园草木葱茏,紫云湖边繁花似锦,桃花潭水波光潋滟,紫蓬山巅绿树成荫,“低碳生态 高端智慧 产城融合”的规划发展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商业服务配套完善,生态社区鳞次栉比,一个集产城一体、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之大成的魅力之都、工业新城,正如画卷般展现在公众眼前。
安徽省商务厅六大“进园区”行动,现场培训指导
活动当天,安徽省商务厅六大“进园区”行动,也在这里集中开展。会上,安徽省商务厅副处长苏雁介绍了开发区考评工作和今年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项目相关工作。安徽省商务厅陈俊表示,媒体是开发区发展的同路人、知心友,希望开发区加强与在座的新华社、市场星报等媒体的深入对接。安徽省开发区协会冯培林和王俊分别介绍了开发区党建工作及信息报送工作。
安徽省开发区协会会长吴敬贻认为,肥西经济开发区是走在全省开发区里前列的排头兵,安徽省商务厅的六大“进园区”行动对于作为肥西经济开发区继续站稳全省标兵、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五十强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希望肥西经济开发区不断开拓创新,为下一步晋级“国家级”经开区打下坚实基础。
泰禾光电:扎根肥西四年完成主板上市 营收突破四亿元
“我们是2004年成立的,2017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第一家色选行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合肥泰禾光电董事长助理王成应谈起企业发展自信满满,“我们企业大约有800人,组成了两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团队,团队里有近10名博士,50名硕士,而且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近200项。我们也建设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立体仓储系统等产品出口覆盖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成应坦言,企业的发展与开发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们在2012年与肥西经济开发区签订了投资协议,第二年启动设备制造开发基地的工程建设。从项目选址开始,县委县政府、开发区以及县里的相关部门和领导就非常重视,为我们项目落地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他说,公司来到肥西经济开发区的四年,完成了主板上市,总资产规模从4亿元增长到10亿元,去年营收已经达到了4亿元。
安利材料:与肥西经开区共成长 安徽首家上市外资企业
“你有没有想过,你脚上穿的鞋子,办公室的办公椅,家里的沙发很大可能是来自于我们公司?”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松霞微笑着对记者说,“我们是行业内大客户最多,专利最多的公司,你们熟悉的耐克、阿迪达斯、华为平板电脑的皮革套、三星折叠手机的皮革套,以及人民大会堂的沙发座椅也都是来自于我们。”
记者了解到,安利材料是全国同行唯一一家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工厂的企业,平均年产值26亿元,公司员工硕士、博士有70多人,技术研发人员大约400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全球领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出口额最大、出口发达国家最多的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40%。
安利公司也是一家与肥西经济开发区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一家企业。“我们1994年就在当时还是桃花工业园的园区建厂了,是安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开发区的支持帮助下,我们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是肥西县本土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与肥西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TCL:依托“大学城”人才优势培养企业骨干,让企业放心
合肥市委市政府以家电等优势产业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强化企业智能制造推进主体地位,全面推行智能制造生产、壮大智能装备规模、加快智能升级产品面市,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做法。在政策精准扶持下,以TCL为首的一批知名家电企业在合肥落地生根。肥西经济开发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将TCL家电(合肥)公司招入了这里。
“我们从沿海搬到合肥以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的流失。老员工们大多不愿跟随我们来到这边,这让我们非常头痛。”TCL一位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但是没想到真正搬来以后人才流失问题得到了非常迅速的解决。肥西经济开发区位于大学城附近,周围也有许多的研究所,高校云集为我们招兵买马提供了非常优质的平台。合肥市作为科教城市,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这让我们非常受益,当年我们招进来的大学生,现在很多都成为了企业骨干。”
江淮汽车:管委会干部定期深入企业一线,让企业暖心
“江淮汽车是由安徽省政府在2013年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截至2018年底,总资产500亿元。”江淮汽车的何艳向记者介绍道,“去年十二月,我们江淮汽车获得国家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是全国首家获得这个奖项的企业。我们在领域内取得的这些成就,发展的如此迅速,是离不开肥西经济开发区支持的。”
何艳回忆,“当时为了支持我们公司发展,开发区指定了专门的责任干部与我们一对一联络,可以说是保姆式服务,不论是审批还是经营问题,他们都出策出力,可谓尽心尽力。管委会还定期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到生产车间一线,了解我们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提供帮助。”
(部分图片由肥西经济开发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