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穿衣我行我素 “老小孩”周周与子女“开战”
缘来有你
新书推荐
心理门诊
下一篇4 2019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吃饭穿衣我行我素 “老小孩”周周与子女“开战”
专家:老人应多听建议,子女要多理解包容
□陈红 倪惠惠 记者 马冰璐
 

子女小时候,父母总会教导他们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子女长大后,父母变老,子女也希望父母能做个听话的老人,享享清福。然而,许多老人却执拗、倔强、不听劝说,令子女很无奈。对此,专家建议,老人要多听子女建议,子女遇事也要多和老人商量,多多理解、包容老人。        

家有“老小孩”,子女很无奈

“旧衣服不愿意扔,新衣服收着舍不得穿;让她不要吃剩菜,却执意要吃,还吃出了急性肠胃炎;带她去体检,她却坚决不去……”提起自己“不听话”的母亲,家住合肥市王卫社区的黄女士很无奈,“说什么她都不听,真让人头疼。”

“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黄女士说,吵架的根源都在于母亲“不听话”,太倔强,自己都是为她好,可她就是不听,为此自己经常去社区老龄办“求支招”,“上周我‘动员’她把旧衣服收拾收拾扔掉,可她不仅不愿意,还指责我浪费。”

家住合肥市龙河路社区的郭先生也有着同样的烦恼,“家里衣柜里摆着一大堆二三十年前买的旧衣服,根本没法穿了。”不仅占用空间,还没有用处,可他的父母却死活不同意扔掉。“前几天,他们又背着我去买保健品,被我发现了,无论我怎样好言相劝,他们就是不听,真是太不‘听话’了。”

老人“不听话”,子女也有责任

老人的执拗不是一时的,他们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为何年老了,却开始变得“不听话”,执拗起来呢?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金曼认为,一方面,许多老年人看似不愁吃不愁穿,但精神生活不如意。在子女面前的执拗、倔强,甚至偏执,都是因为在情感上对子女不满意。为人子女平时只顾从物质上予以关照,却很少考虑老人的精神生活。

还有一些老人的执拗,来源于对过去生活习惯的守旧。很多老人是苦过来的,他们曾经在艰难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抚养孩子,所以即使现在生活很好,他们也很难改变习惯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部分老人是因为思维的不更新,比如他们照看孙辈时,还是自己当年抚养子女的那一套,总认为“我就是这么把你带大的,怎么就不可以这样带孙子”。老人忘记了,这已经不是自己的子女,而是别人的子女,另外现在的生活环境,早已不是当时贫乏年代的背景。

还有的老人以父母权威性自居,虽然人老了,但在他们眼里,子女永远是自己的孩子,长期以来在子女面前的父母威严感,仍然不能丢。“我是你父母,你还得听我的”,这让很多也已经为人父母的子女感到别扭。

另一方面,老人执拗,还有子女的责任。子女常常把儿童和老人“物化”,即他们不会被当作独立思考的人,他们常常会被“安排”。一味地打着“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要对方听话,其实是一种粗暴的干预,最后只会让老人情绪更加坚定。

老人多听建议,子女多理解包容

老人如何优雅地变老,子女怎样和老人和谐相处,是一门大学问。对老人而言,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和环境,遇事多听子女的建议;对于节俭、家长权威等要有新认识,以前正确的一些观念未必永远正确,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要提倡,要学会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益处;对于养生保健要科学对待,不迷信、不盲从。

对于子女而言,建议对老人多些理解和包容,平时多和老人交流,多让老人接触外面世界的新鲜信息,开阔老年人视野;多让老人讲讲他们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人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比如身体疼了希望怎么样被对待,是不是担心回家后没人照顾,是不是怕给子女添麻烦;遇事多和老人商量,老人感觉自己被理解了,才能够听得进去他人的意见。

金曼指出,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把老人“物化”,做什么决定事先征求老人意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老人观点不符合当下情况,请和老人讲明利害关系,通常老人三思后会做出适当的决定的。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