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啃老”被网友细分出了一种类别。“陪伴式啃老”指子女表面上看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陪伴式啃老”的人常把其行为美化成“常回家看看”,因此感到心安理得。(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看过电视剧《都挺好》的人都知道,剧中苏家父母一生大半的积蓄都花在二儿子苏明成身上,然而他却认为苏家三兄妹里只有他长期陪伴在母亲身边,这是母亲自愿为他付出的,他不是在啃老。苏明成,可说就是“陪伴式啃老”的典型。
究竟该如何看待“陪伴式啃老”现象?或者说,该如何评价“苏明成们”?显然,单纯地说是与非都欠妥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家庭关系缺乏边界,父母总是以子女为重心,没有“自我”。由此而来的结果,是啃老这一在社会语境下备受批判的现象,在家庭关系中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可以说,啃老现象的存在,与父母的纵容亦不无关系。更甚者,是哪怕子女已经成年,他们能够自食其力,一些父母依然愿意为子女付出,并以此为乐。此前有一份老年消费调差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000位老人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啃老背后的因素如此复杂,陪伴其实也不能简单理解。众所周知,不是身在父母旁边就是陪伴,陪伴存在高质量与低质量之别,若是生活中没有理解、尊重、关心、体贴,苏明成与身在美国的大哥苏明哲有多少区别呢?正因如此,对于“陪伴式啃老”,很难轻易地给予某种是非判断,子女孝顺与否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笔者以为“陪伴式啃老”真正反映的依然是养老困境。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以至于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进一步向家庭养老倾斜。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逐步瓦解,“养儿防老”越来越不具备现实基础,种种因素叠加之下,才会出现“陪伴式啃老”的“怪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