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举行解放军入城式。
这是震动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标志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创造了和平解放的“北平方式”,使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于战火摧残,得以完整保存,推进了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进程,并为新中国的定都奠定了基础。
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节点,古都北平获得了新生。这是民众欢腾的日子,灾难深重的人民迎来了翻身和解放。 □ 据《北京日报》
北平和平解放谈判
解放战争决战阶段的北平,是国共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平津战役期间,作战双方各自在北平市内和郊区部署几十万重兵,如果战事一开,这座名城古都将毁于战火,后果不堪设想。
在平津战役即将开始之时,1948年11月18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军委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中说:“傅作义经过彭泽湘及符定一和我们接洽起义,据称傅起义大致已定。目前考虑者为起义时间、对付华北蒋军及与我党联系等问题。现符定一已到石门,明后日即可见面。”
此后,双方先后于1948年12月中旬、1949年1月6日至10日、1月14日至17日进行了三次北平和平解放正式谈判。17日,傅作义接受改编,双方代表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
21日,傅作义在华北“剿总”机关及军以上人员会议上,宣布北平城内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发出了《关于全部守城部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的通告》,同时将《协议书》诸点经国民党中央社北平分社向全国发表。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并发表广播讲话。同时,城内国民党守军开始移到城外指定地点听候改编。
31日,国民党守军全部移动完毕。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夹道欢迎入城部队
《北京市崇文区志》记载: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群众夹道欢迎。《北京市东城区志》记载:域内大专院校、中学师生和市民夹道欢迎解放军进城。
“来了!解放军来了!”人们久已期盼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大家都很激动,有的振臂高喊着欢迎口号,有的摇动着彩色纸旗,有的向空中抛起了帽子、围巾……装甲车部队打头,第一辆车上插着一面红色指挥旗,引导着装甲车队。解放军战士有的站在行驶的车里,有的列队前进,有的背着步枪,有的扛着机关枪,有的抬着迫击炮……虽然没着崭新的军装,但是个个军容严整、威武雄壮。坦克、大炮开过来了!庞大的坦克,宽厚的钢履带,“嘎嘎”地缓缓前行。一门门大炮倒着拉,炮口朝后、斜着向上。欢迎的群众把车队围了起来,有学生情不自禁爬上装甲车、坦克张贴标语。“真是胜利之师!威武之师!”街坊叔叔感慨地说。
那一天,是1949年2月3日,是为了庆祝平津战役的胜利,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的入城式。
解放军分两路进城
入城式总指挥是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参加的部队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一个师和特种兵6个团。特种兵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苏进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炮兵第二指挥所的摩托化炮兵第四、五、六团,高炮一团战车团和装甲车团开赴南苑机场集中训练。1月31日,苏进等6人分乘一辆吉普车和一辆中卡2型汽车进城勘察,确定了解放军入城式的路线。
入城部队分两路,一路从南苑出发,从永定门入城,至前门大街,过前门,进东交民巷,再经崇文门内大街、东单、东四、西四;另一路则由西北面的西直门入城,之后向南走,由西长安街转和平门,骡马市大街,西出广安门。
从南苑开进的部队7点出发,8点多到永定门内大街。9点半,叶剑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等登上前门箭楼东南角,检阅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式。庄严隆重的入城式10点开始,直至下午5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