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国家林草局局长张建龙接受了记者采访。就记者提到的“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的提问,张建龙说, “这个问题确切地说,在个别地方是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简单地说,就是在不该种树的地方种了树,应该种灌木的地方种了乔木,没有科学造林。”(3月12日《澎湃新闻》)
又到一年植树节,各地又掀起了一股植树造林的热潮。笔者发现,有的为了造声势,竟满山插遍彩旗,还请来记者和电视台,不但要上报纸,而且还要上电视。有的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买来各种名贵树种,而且也不管这些树种会不会“水土不服”,就到处乱种下去了。然而,等树种好了,就再也没有人去管护这些树了,任凭其自生自灭。于是,种下的树不出一两个月,不是枯的枯,就是死的死。一些地方到了来年植树节的时候,又重新组织人员再次植树,有的甚至出现年年在同一座山上植树的“奇葩笑话”。难怪许多老百姓在背地里戏称:“春天种,秋天黄,冬天进灶堂,来年再种忙。”
众所周知,植树造林既要讲求“数量”,又要讲求“质量”,更要讲求“科学造林”。俗话说:“宁种百棵活,不种千棵死。”一方面,种一棵树,也许只需要几分钟时间,但要想让这棵树活下来,那就需要常呵护、常浇水、常修枝。植树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种下的树能成活、成林、成材,而不是到了植树节的时候“作作秀”而已。另一方面,种一棵树,要选择其适应的土壤、气候、生长环境等因素,切忌“应该种灌木的地方种了乔木”。因此,要避免“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的尴尬局面,“科学造林”是“很重要的”。
因此,笔者以为,与其把热情和精力放在植树上,倒不如把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放在“科学造林”上。既要加强植树之后的“养护”,更要选择“适合”的地点种植“适合”的树种。只有既注重“养护”,又注重“适合”,才能真正有效地避免“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的尴尬局面。
但愿各地在每年的植树节到来之际,不妨先认真谋划一下如何“科学植树”“科学造林”,从而避免因盲目“植树造林”而导致“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