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子总喜欢一个人玩,显得十分“不合群”,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经常会发生不愉快……合肥市民刘女士对此感到很苦恼。专家提醒,一般来说,儿童要到4岁半以后才能真正进行合作游戏,所以家长应尊重身心发育规律,莫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烦!家有宝贝“不合群”
一提起3岁的儿子川川,家住合肥市龙河路社区的刘女士便苦恼不已,“他总喜欢一个人玩,和小朋友在一起时,显得十分‘不合群’;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还经常发生不愉快;遇到熟人或者家里来客人,他也不愿意主动打招呼,总是低着头,显得十分羞怯……”
“眼瞅着要上幼儿园了,真担心他无法融入集体生活。”刘女士说,为了提高儿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自己经常带着他在小区广场、公园玩耍,帮助他结识小朋友,“现在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了,但还是不喜欢主动和别的小朋友打招呼或者一起玩耍。”
家住合肥市金湖社区的罗先生有着同样的烦恼,“女儿2岁了,可她性格比较内向,不愿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也不愿意主动找小朋友玩,总喜欢黏在我和她妈妈身边。”
莫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金曼表示,一般来说,儿童要到4岁半以后才能真正进行合作游戏,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着急心烦,甚至随意地给孩子“贴标签”,认为自家的孩子“不合群”或者人际交往能力有问题。
“人的身心发育都是按照规律逐步完成的,每个孩子的心理发育都会有必经的过程。知道了这些,我们能清晰了解孩子发育到什么阶段,避免不必要的担心。”金曼说,自己理解家长们的心情,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一起玩得好好的,自己的孩子独自在角落,或者抱着妈妈大腿只看着、不行动,家长心里难免有些担心和忧虑:孩子是不是“太独”“不合群”?但其实只是孩子们所处的心理发育阶段不一样。
心理发育又和身体发育不一样,并不是外观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来,也并不一定与身体发育的速度相符,这就更需要爸爸妈妈用心观察,耐心去理解和引导,而不要主观臆断地给孩子贴上标签,说孩子性格如何、胆量如何,反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孩子不愿一起玩耍,可能是这些原因“作祟”
金曼表示,孩子不愿意与别的小朋友玩耍,可能是以下原因所致,家长不妨“对症下药”。
1、性格内向、怕生: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比较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显得内向、腼腆、慢熟,或者是家人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容易对环境产生怀疑。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也要尽量创造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例如多去儿童多的场所玩。如果能有经常见面的、熟悉的小伙伴就更好了,更容易让孩子有安全感。
2、缺乏安全感、分离焦虑:有时,孩子不愿意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而是更喜欢呆在家长旁边,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对分离产生焦虑。这可能是源于平时爸爸妈妈的陪伴不足,与孩子进行高效互动的时间少,孩子更愿意黏着家长玩游戏。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从日常的陪伴做起了。
3、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如果孩子以前在游戏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例如被推倒了、被抢了玩具等,可能会有防备心理,不愿意再和其他小朋友玩。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也不要逼迫孩子,可以让孩子在有其他小朋友的环境中,进行旁观,或者平行游戏,渐渐让孩子对环境产生信赖。
4、物权意识强,不愿分享:有些孩子不愿意和别人玩,是因为处于物权敏感期,对自己的玩具、小领地,占有意识比较强,不愿意分享。爸爸妈妈平时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相关绘本,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过于宠溺孩子,而是找契机培养分享意识。
5、排除孤独症:孤独症也叫自闭症。大部分孩子都有可能发生不愿意和别人玩的情况,家长不用担心。但也有极少数可能是自闭症,自闭症儿童很少主动找别人,甚至出现躲避,对父母的呼唤没有反应,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语言很少,即使会说也宁可手势代替,较长时间沉迷于某种或几种单调的游戏。如果怀疑孩子有自闭症,需要尽早就诊、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