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 日月
近日,我在家翻阅一本旧书时,突然,夹在书中一张面值为3市斤的全国粮票掉落出来。这张粮票,是一张水印纸印刷的,长8.8cm 宽3.7cm大小的票面,至于是怎么夹进书中,因时隔久远,一时也想不起来了。后来还是从这本书上一枚椭圆形新华书店的印章中,一下子引发了我的记忆。
那是在1982年9月,我第一次到军区《人民前线》报出差,我怀揣出差需要的伙食费和粮票,带着军人通行证,乘上了南下的列车。一到南京,就住进了军区第三招待所。出差期间,晚上没地方去,我就从附近一家新华书店买了这本书,用来打发睡觉前的时间。可能留存至今的这张粮票,就是这样夹进了书中,当起了书签。
当时,我国还处于“票证经济”,各种票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有食用油票、面粉票、肉票 、禽蛋票、糖票、豆制品票、布票、棉花票 、肥皂票、火柴票、煤油票 、煤球票、自行车票 、缝纫机票等等方方面面。仅粮票就分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地方粮票中还分有省级粮票和市一级的粮票。军队用的是军用粮票,主要是每一个伙食单位到当地粮店采购粮食时用的凭证。而我们个人出差或探亲,都是按个人离开军营外出的天数和标准,领取一定定额的全国粮票。
在那个时期,粮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只有凭粮票才能购买到食品,在饭店吃上饭。没有粮票,就是有钱,也别想吃上饭、买到粮。有些地方光有粮票还不行,还得有粮油本子,配套起来按照计划,才能买到粮食。“票证经济”对军人个体影响并不那么大,军人吃的、用的、穿的,均由部队统一配发。我们当战士的每月七八块钱的津贴费,只要买点牙膏、牙刷、肥皂之类的东西就可以了。每月还能有四五块钱作为零花钱。有些战友每年还能积攒点钱寄回家里。
那么在我国最早出现粮票是什么时期呢?对这一问题,我没研究过,也没考证过。不过,据一位收藏票证的友人告诉我,他手上最早一张粮票是抗战时期一张晋冀鲁豫边区发行的兑米票,他还向我普及了一些有关粮票的常识。如:我国发行最早的粮票是1951年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粮食局发行的大米票;面额最大的粮票是1962年和1963年上海市粮食局两次发行的“粮食支拨书”,面额为1400斤;面额最小的粮票是1960年南京市粮食局发行的“南京市粮食局流动购粮凭证”,面额为壹钱等等。他还告诉我,全国正式实行粮票,是从1955年开始的,直到1993年,全国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才退出历史舞台。当然“票证经济”也并非是我国独创。美国也曾发行过各种商品票证,种类也不少。二战时期,美国就发行过粮票。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在使用一些商品票。
听朋友的一番介绍,我不禁联想起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大凡对“票证经济”并不陌生,那时候我国处于计划经济,生活商品和物资都还比较匮乏。记得小时候,我家买肉总喜欢买点肥肉。肥肉既可以炼油,又可以“解馋”。小时候也特别企盼着过年,一到过年,不仅能有新衣裳穿,还能吃上好的。所以那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小孩子巴过年,大人怕过年”。这就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各种票证也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商品十分丰足,已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粮票等各类商品票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从此失去了它原有票面的价值。但却深深地刻下了它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价值和历史烙印,也成了一些喜爱收藏者最为珍贵的藏品。
一张无意出现的粮票,一段过往岁月的印记,都在这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