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甜又香,吃了一碗又一碗,来年家家富又康”。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快到了。遥望家乡,思绪悠悠。想来,母亲又在准备煮“腊八粥”的材料,再熬一锅又香又甜的腊八粥,等待她的儿女回去吃粥吧。
自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母亲总要给我们煮腊八粥。那时家庭条件差,买不起桂圆、栗子、核桃、苹果等果仁,母亲煮腊八粥所用的材料绝大部分是农家土特产,如红枣、花生、玉米、绿豆等,虽然尽是些“土老货”,但吃起来仍然十分香甜可口。
记得母亲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淘米、泡豆、剥皮、精拣。然后在下半夜开始煮。她先把不易煮烂的赤豆、黄豆下锅,用小火不急不躁地慢慢熬,待它们膨胀了,再加入比较易烂的其他几样杂粮,用文火慢悠悠地细煮。当粥沸滚之时,母亲用长柄勺勤加搅动,以防粘锅底。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这时候,浓浓的香味儿在我家那不大的三间草屋内弥漫。那时冬天特别冷,我平常都喜欢焐被窝,睡到太阳晒屁股才在母亲的再三吆喝声中起床。但这天却不用母亲喊,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不及洗脸就奔到粥锅前,那自锅盖边沿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直咽口水。性急的我手捧着青花瓷碗,踮起脚尖,叫嚷着催促母亲赶紧盛粥。母亲捶了捶酸楚的腰,笑眯眯地说:“别急呀,灶神、祖宗还没敬拜,吃不得!”说罢,母亲先盛一碗腊八粥敬神祭祖,然后才给我们姐弟几个每人盛一碗。她自己的一份则舍不得吃,而是送给村里的五保户王奶奶。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庙的和尚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豆、枣等煮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穷人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自己把粥送给别人吃,那是为自己积德。
母亲做的腊八粥极好吃,口感绵软滑嫩,醇香清甜,视觉上更是一种享受:浓稠纯白的米汤里,红中透紫,紫里润黄,黄中染绿,端在手里,不忍心下箸,有暴殄天物的感觉;喝在嘴里,甜香瞬间溢满味蕾;吞下去,只觉得有一种暖,慢慢传递到四肢,那是一种透心暖,让人生出一种懒洋洋的惬意。吃完了很久,粥的香味依然会留芳齿颊间。吃完母亲熬的腊八粥,年味就会越来越浓。
冬去春来,物换星移,三十多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现在超市里有色、香、味俱佳的八宝粥卖,这八宝粥其实就是腊八粥的翻版,香甜也很可口,但我每次吃它,都感觉不及母亲做的腊八粥滋味绵长,始终贯穿在我的人生之中,因为那中间,有的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和爱。
想着腊八粥,我似乎又闻到了母亲亲手做的腊八粥的馨香,那香味一阵又一阵从故乡飘过来,撩拨着我心中那根思念的琴弦。于是,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告诉母亲,腊八节那天,我一定起早回家,再尝一尝她老人家做的腊八粥。